《活着》是作家余华的成名作之一,这篇小说也为他的作家生涯赚了第一桶金。他曾对记者说过最感谢的是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会推荐学生看《活着》,后来学生也当了语文老师,便向他的学生又推荐《活着》了。当有人问余华小说稿费的时候,他开玩笑地说自己靠《活着》活着。
这本书以作者自身角度与一个老农对话形式而展开,和莫言的《生死疲劳》异曲同工。时间线上主要有民国时期、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包产到户等几个阶段。主角富贵,是一个出生在地主家庭的纨绔子弟,从小和他父亲一样吃喝嫖赌,嗜赌成性。不同的是他父亲在输了一半田地后悬崖勒马,保住了家产,而他却在赌场上被地头蛇龙二和情敌潘少爷做局,将田地家产输个精光,还气死了父亲。好在妻子家珍对富贵不离不弃,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相陪。本可以安安分分地过小日子,不想一次富贵在进城替母亲抓药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在战场上富贵和春生被解放军俘虏,富贵领了路费回家,春生留下当了解放军。然而回到家后,却发现母亲早已病死,女儿凤霞因一次高烧后成为了聋哑人。不久后,解放军打了过来,赶跑了国民党,枪毙了恶霸地主龙二,因为富贵从1946年开始已经没有了土地,所以成分是贫农,也分到了田地。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没想到厄运专找苦难人,妻子家珍因长期劳累过度及营养不良,身患软骨病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而亡。女儿凤霞与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了,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随福贵回到乡下,不料却被半斤豆子撑死......亲人都死了,只留他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他买了牛,取名叫富贵,继续种着地,继续活着,余生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看完之后,更加理解了生命的真谛。纵使富贵命运如此,却仍能坚强乐观的活着,这是怎样一种境界。福贵虽然生活贫苦,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但是他依然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并没有抱怨什么,也从来没放弃过希望。“活着”,这两个字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活着不在于追求活着的意义,只关注“活着”本身。因为活着便是一切,便是希望。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生命中不存在幸福与不幸,生活就是静静的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人只有活着才有资格去经历,在死亡和苦难面前,我们要敢于直面,这也是生的一种使命,感受人生的辛酸苦辣,这就是活着。
每个人都要生活,而活法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然是相对于公平。有句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的确是这样的,你好就会有比你更好的人,你差也会有比你更差的人。
不要总是因人因事,导致自己整天愁眉苦脸的,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呀!天气是阴天还是晴天,只要觉得是晴天便是晴天,听歌、赏花观影......不妨都全身心投入,原本简单的事,何必要睹物思人虑事呢!
张爱玲曾经说过:"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的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经历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有时候想得太多,或者事情已经发生,或者事情还在赶来的路上,可是那又能怎么样? 这就是人活在世上,已经发生的,无论怎么样,都无法重来,即将发生的,也无法探清实底,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保持好的心态去面对!
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好,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保持着乐观豁达,有时候越是简单就越出乎人的意料。太累了不好,太闲了也不好,把一切卡得刚刚好就是最好的。心里的存放空间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无边无际的,什么东西都往里放,总有一天会塌陷,要时刻给自己腾出一些空间来,如果要把富贵所经历的一切都放在心上,根本就是带着枷锁前行,终究会累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