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历于髫龄时挥笔写下大字“责难陈善”当场赐给申时行的时候,他的未来都是无可预期的,他心中充满了希望还有抱负。意思是让申规劝过失,提出有用的建议。
只是后来情况的发展事与愿违,皇帝和臣子的间隙越来越大。
读这本书,感受到了作为皇帝的诸多无奈。
虽然他贵为一国之君,可是却往往是最身不由己的一个人。
即使是想立自己喜欢之人所生之子,亦是自己所爱之子为太子,也有诸多阻挠不能如愿。
常常会听人随意用“昏君”来评论一个皇帝,只是这评价真的切实吗?
一个皇帝,从小所受的教育,所涉猎的知识,所学的所看的所经历的,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一个水平和高度。就光这一点,已经是大多数者难以企及。
既然实现不了心中的理想,万历就选择了消极怠工,文官集团的势力不容小觑,他们所需要的皇帝是他们制度里的皇帝,这个皇帝只是一个标准,却不能有多出的个性。
张居正生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死后却被抄家清算,被落井下石,被群而攻之,真是让人唏嘘。
却不得不承认,张居正在位期间,是做了很多实事的。只是位高权重,执行力强,难免会得罪很多人,无法面面俱到。
海瑞公正清廉,只是作为他的家人也着实艰辛。都说水至清则无鱼,太过刚正,也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怨愤。
明朝的重文轻武,让文官集团的势力太过稳固,这无疑对很多武官不公。
太过重文,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考试来改变身份。考生和上榜者的数量悬殊,落榜者便不可避免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落榜者有的继续埋头苦读,等着下一次科考,有些则白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日积月累多年形成的文官集团,已经有着强大的力量。他们有着自己的体系,即使是一国之君,也无法去全权掌控。
读了这本书,恍然醒悟,原来很多事态的发展,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其远远超过了个人意志的范围。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面的战争是如此,《万历十五年》里的朝代发展亦是如此。
制衡尤为重要,在这本书里,文官独大,武官就显得弱得多了,由此文官的势力才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样便难于治理。加之贪污腐败严重,大明王朝在这个时候开始也慢慢开始走向末端。
世上难有十全十美事事如意之事,无论是何角色,总有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处。也许,遗憾就是由此而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