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温情与敬意以待历史——《考古者说》读后感

发布者:鱼子川 2023-10-27 22:29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在大众眼中,考古总是带有距离感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嘉励的《考古者说》通过幽默诙谐的文学语言,给读者揭开了那层神秘面纱,是近年难得的一本考古科普专著,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在推广考古知识、拉近考古与大众的距离上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考古者说》是作者在《考古的另一面》之基础上修订而来,根据自己田野工作的所见所闻写的一本散文集,主要是一些无法装进考古报告、学术论文的感慨和体悟,修订之后整个书的框架更加清晰明了,具有四大特点。


作者: 郑嘉励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4月


01以专题叙述为体例


专题叙述可以使整个书的脉络框架更加清晰明了,也更加有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考古者说》虽然是散文的形式,但整体仍是以专题为主,共分四编:寻墓、语石、读城、格物。第一编寻墓,主要是作者所接触到的宋墓,包括吕祖谦墓、王坟、义冢、石像生、风水等。如作者所说墓葬是个极具思想张力的意象,他连接着生于死,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墓葬可以引发许多对于人世悲欢离合的思考,所以这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着墓葬所写的所思所感。第二编语石,讲述一些刻在碑刻上的文字。石头本是普通的,但当它刻上字后,就被赋予了价值,或体现一个地方的生活规范、或反应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或述说逝者曾经的丰功伟业,它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一部分围绕石刻讲述了墓志、碑刻、摩崖提名等。


第三编读城,主要是城市考古,如金华、南宋的御街、嘉兴、城墙、丽水大猷街等。城市是人们鲜活生活的载体,反映着一个地区历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城市就是在连接过去与现在。最后一部分是格物,有瓷窑、乡土文物、骑马、车轮、胡子以及鉴宝等涉及到具体的“物”。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作者在田野考古生活中取材得来,是作者对于在阅读和实践中对生活、对世俗、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因此全书褪去了学术报告的晦涩,细腻又充满温情。


02以知识普及为目的


考古学是具有公共性的,考古学家应该跨越学科界域,不断融入现代社会,将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乃至理论方法,与其他学科人员、利益相关者以及普通大众进行共享,才能更好地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但选择什么样的途径与公众共享十分重要。作者说道:我扎根于田野,努力从常人的经验出发,思考古人的知识问题,从田野而非书本出发生产新知识和新趣味。这才是考古工作者应该坚守并追求的美德。如在墓志篇中作者通过武则天的无字碑,讲述了墓志的内容和价值意义、墓志铭等,反映出各个朝代人们对于个人荣誉、家族荣耀的看重,接着讲述了凡违禁之事一律禁绝的禁示碑、表达拥护爱戴以纪念的去思碑、告诫地方官员的戒石铭等。


古人镌刻石碑以期永垂不朽,今人解读碑刻以望能把一些好的风俗传统世代相传,这也是公共考古的意义。再比如徐谓礼文书,作者通过对告身、敕黄、印纸等的分析,不仅辨明了文书的真伪,还讲述了其一生官海沉浮的经历,还展现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官制、文书、墓葬制度、国家治国理念等等,大大拓展了读者的知识面,可以感受到作者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在进行知识普及过程中的严谨与科学。


03以透物见人为核心


张忠培先生曾说考古要“以物论史,透物见人”,“透物见人”是考古学的宗旨。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代表人物伊恩·霍德指出,器物是沉默的,沉默的物质遗存是需要读懂的“文本”,没有情境的客体是不可读的。知晓情景,才有探究过去的线索。在《南宋御街》一文中,作者先描述了如何确定御街的位置、介绍御街的布局、与北宋御街进行比较,再结合文献描绘了御街的变迁,甚至想象了御街两侧每天挤满望眼欲穿的民众,期待皇帝从南门出发、走向北门主持典礼的场景。这就是在材料、文献的基础之上以物论史构建历史情景,更加生动地展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


《车轮》篇结尾“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只要想的到,就能办的到”,起初看时不免觉得有些跳脱,后来才体会到透物见人的生动写照,作者想表达的是那些伟大发明都是来源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来源于“社会需要”,车轮在过去几千年都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就是因为人们无欲望去改变也难以改变。作者说想写出打动普通人情感的“透物见人”的文章,是非常艰难的,但他笔下的文字就极细腻温情能够打动人。


04以温情敬意为底色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略知国史者,需要对本国历史有“温情与敬意”。作者最初觉得科学家应该把古人古物往手术台一扔,冷眼旁观,是谓“客观”,但最后从严耕望先生身上学到,原来学者的底色是炽热的家国情怀。事实上,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对于古人古物的温情与敬意,以及家国情怀。他在文中有许多充满温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当我发掘一座古墓,它连接着八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过去,墓主人曾经和我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拥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人。


而今天,眼前这座古墓即将被建设中的高速公路摧毁,而公路通往的地方,名叫未来”;“假如我们把随葬的墓志,当成死人向阴间报到的通行证或驾驶证,那么,就如今天看到的一样,贫贱的人开不起汽车,而富贵的人又无须亲自开车”等。古人已入土,是说不了话的,但古人的所作所为对今天都是产生了影响,我们面对历史,需要怀有一份温情与敬意。


作者在后序中说道:“面对宿命的叩问,自古以来,大概有四种解决办法,前三种多为逃避式,任其飘零,而第四种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选择了第四种,该面对面对,该放下放下。他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写进这本书,其实也是在借古看今,告诉我们不必害怕得失,不要纠结未来,重要的是欣赏沿途的风景,多做有意义的事。所以考古者说了什么?他说了很多,但更想说的是故事都是从长时间、有纵深的历史脉络中生长出来的,愿我们都能虔诚地对待考古,对待历史。


作者:余红娜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编辑 | 卢 阳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推荐阅读
  • 写作指导:读后感的写法

    写作指导:读后感的写法

    读书之后,经常要写读后感;观影之后,也需要写观后感。那么,读(观)后感这种文章应该怎么写呢?从 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

    11-15

  • 《路遥传》读后感

    《路遥传》读后感

    读完《路遥传》,掩卷沉思。在想啊,作为一个传记爱好者,今年先后读过了林徽因、张爱玲、杨绛、林肯、拿破仑、阮玲玉、三毛、梅耶马斯克,等等。坦白讲,有些挫折困难,对

    11-04

  • <中国希望在延安>读后感

    <中国希望在延安>读后感

    观看《中国希望在延安》这部影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延安的独特魅力和重大意义,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

    11-02

  • 人民日报【夜读】有感:让人放心,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人民日报【夜读】有感:让人放心,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关注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有一种能力,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那就是让人放心。让人放心,看似简单的三个字

    10-26

  • 爱生如己 育人先育心——蓝若天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爱生如己 育人先育心——蓝若天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视频加载中...蓝若天,本科学历,二级教师。曾获胜利小学优秀教师称号。自从教以来注重自身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

    10-26

  • 读后感之《致加西亚的信》

    读后感之《致加西亚的信》

    这本书很薄,130多页,读起来比较轻松,内容很简单,道理也很浅显。但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让这本书入选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前10名,我却是近期才听说过这本书。别人分

    10-23

  • 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文|秋韵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林徽因传》读后感~原生家庭和才女们(一)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说过别人,也曾被别人说过,越优秀越如是。林徽因这个民国时

    09-23

  • 高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篇1  曾经,有这样一条沟,又脏又臭,蚊蝇成群;沟附近住的人过着这般生活,住在将要倒塌的房屋里,传染病在此肆虐,下雨天,臭水携着大尾巴蛆和一些尸体冲进

    09-23

  • 古诗词读后感

    古诗词读后感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畅饮达旦,沉醉至深,遂作此篇,以兼怀子由。明月何时有?把酒询青天。未晓天上宫阙,今夕系何年。吾欲乘风归往,却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

    09-16

  •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编者按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或许很小,是课堂、朋友和家人组成的小小天地;或许很大,有爷爷奶奶讲述的过去的故事,有书本编织的未来的梦境。“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

    09-0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