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好看的书,总是有重读的可能,在重读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会还记得书中的一些细节,有的时候我们则只会保留对于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关于重读,我们总会给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理由,而在阅读之后写下读后感,则会让我们对照自己原有的记忆去看看这次重读与之前,我们自身都有了哪些变化。
我是一个喜欢写得读后感的人,我写得读后感,真的是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想到的东西,有的时候,读后感甚至和书中的内容没有什么关联。我的读后感,并不是书评,记录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重读这本书的之后,我会比较重读的读后感与过去写得读后感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并联系时间的变化,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自己的心灵起到了怎样的变化。
比如我曾经阅读过一本有关营销学的书籍《产品卖点的秘密武器》,在我初读这本书之后,所写下的读后感主要内容是“我从书中内容学到的三个知识点”,这是我当时阅读经管类书籍的惯例,我会在读完每本书之后,记录下保留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三个点。而在五年之后,我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写的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则是我对这本书作者科恩营销理念的整体分析。
经过了这五年的时间,我在营销学领域的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立体化,已经从“关注招数的变化”进步成为了“更关注内功的修炼”。回顾自己五年前的所学所想,我觉得整体来说,我算是走在了自己的想要走好的道路之上。
与之类似的,是我读《营销总统》一书,在初读的时候,我正在海量阅读经管类的书籍,那个时候的状态是“贪多”的,而收获,也是来自于书中所写的美国总统大选营销中的一些具体战术;而在重读的读后感当中,我则想到了很多有关“营销如打仗,市场如战场”等理论方面的概念,甚至在战略部分我还在读后感中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延伸解读。
结合起来看,在初读与重读之间的五年时间里面,我也基本完成了从营销执行者到策略规划者的准变,读书的过程,也是我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转换的过程。
学习类的图书如此,休闲类的图书也是如此。比如我读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初读时候我才上初中,那个时候的我,觉得古龙的文风实在是太棒了,不仅言词幽默,而且在字里行间可以很轻松地带动读者进入到角色情感世界当中,读古龙的书,总是让当时的我想要去模仿他的写作手法。
而如今,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不知道第多少次读《陆小凤传奇》系列的时候,在读后感里面,赞叹的更加多的,是古龙对于某一个故事节奏感到的把握以及对于角色着墨的控制。由此也更加觉得古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武侠大家,并不是因为他的文风另类,而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有文采的人。
比较之前的读后感与之后的读后感,实际上也是在回顾自己的过往,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变老,很多东西都在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同时也有很多东西并不会发生变化。记录自己的读书感想,或许,等老了的时候,只看这些读后感,就能够让我想起曾经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