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读后感
一、技法指导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也是心得式的读书笔记,一般采用叙述加议论的写法。
写读后感之前首先要读懂原文,正确理解内容,把握中心,确定感点,从中获得感受和教育。其次要拟定题目。好的、新颖的题目可以一下把人吸引住,使人乐意读。读后感也是如此。读后感的题目有两种形式:①直接以所读的篇目为题。如“读《伤仲永》有感”等。②正标题加副标题。正标题一般围绕中心来拟,副标题一般指所读的篇口。例如,正标题为“他是我的榜样”,副标题为“读《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等。
读后感的正文一般有四个步骤:
(一)引
引就是引子。读后感一般先告诉人家,你读了哪篇文章或哪本书,以及读后总的感想。然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文章连贯,作者读了不感到突然,体现了读是基础,为下文的议、联做铺垫。
写好这一步要注意的是,引原文突出一个“简”字,忌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二)议
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写,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第二步“议”,“议”是对“感”的直接的、初步的论证。
(三)联
联是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写体会、写感想。这是读后感的主体,也是重点,必须详写。体会和感想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可以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写体会、感想;可以归纳总结谈收获;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感想、体会;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提出不满意的地方,议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等。
(四)结
就是总结得到的启示、懂得的道理。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视行文内容而定。
写作示范:
阅读下文,写一篇读后感。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范文示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登山人》有感
今天我看了《登山人》这篇文章,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三个人一起去登山,第一个人刚登了几步,就感到山陡难登,便退了下来;第二个人刚登到半山腰时,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于是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知难而进,勇敢地攀登,几次跌倒,几次爬起,毫不气馁,终于登上了峰顶。(引)
这篇文章告诉我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会有美好的结局。那种遇到困难就找借口逃避,是不可取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勇于挑战困难、百折不挠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成为人生的最终赢家。(议)
我不禁想起以前的一件小事。有一次,我和妈妈学包饺子。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试包了一个,可饺子就像是有意和我作对似的,怎么捏它也始终扁扁塌塌地趴在桌上。我心想:我就不信我治不了你这小饺子。接着我又包了几个,可是饺子不是露馅就是没形状,看着包的饺子一个个都是次品,我有点灰心了,甚至不想再包了。细心的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地对我说:“孩子,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能轻易地向困难低头,否则你永远也不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重新振作起来,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包饺子的要领,包得呀越来越象模象样了,妈妈更是夸我有一双巧手。看着自己的成果得到家人的认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联)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一件事情,开始往往会遇到困难,这正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如果我们选择知难而退,那一定会导致前功尽弃,永远也不会成功。我们应该敢于面对挫折,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结)
二、好词好句好段
(一)好词
废寝忘食 感慨万分 口有余香 感人肺腑 激情澎湃 回味无穷
似懂非懂 鞭辟入里 锋芒毕露 感同身受 坚忍不拔 迎难而上
适可而止 意境深远 激动人心 浮想联翩 诗情画意 热情洋溢
感情浓烈 大义凛然 威武不屈 霸气十足 盛气凌人 殷切寄语
书香四溢 啧啧称赞 幽默风趣 赞不绝口 感慨万分 感慨系之
心旷神怡 朴实善良 深情展望 情不自禁 酣畅淋漓 惟妙惟肖
(二)好句好段
1、今天,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被童年高尔基那种读书时忘记一切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2、读了《三国演义》,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不要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厉害的,否则就会“大意失荆州”。
3、读完《秋天的怀念》,我知道了作者母亲的心胸像天空一样辽阔,像大海一样宽广。
4、山纵然高,但不及父子情高;海固然深,但不及父子爱深。这感人肺腑的情感,是我从课文《小抄写员》中感受到的。
5、读了《爱迪生》这部书之后,我懂得了:汗水是把愿望变成现实的条件,不付出辛劳和汗水,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也不会成就真正的天才。
6、读完了《哈利·波特》,慢慢闭上眼睛,书中那些感人的情景便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7、林清玄先生在《一生一会》中提到一个关于相逢的说法,他说人们一生中的每一次见面都是独特的,所以每次和朋友知己相逢聚会都要好好珍惜。
8、读了朱自清的《匆匆》后,我受益匪浅。我知道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它不会为了谁而停下前进的脚步,它也不会为了谁而让时光倒流。“嘀嗒嘀嗒”的声音是时间行走的声音,它经常回荡在我的耳边,仿佛时刻在提醒我要珍惜时间。
9、爱默生说过:“偏见常常扼杀很有希望的幼苗。”为了避免自己被“扼杀”,只要看准了,就要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
10、与朋友平等相处,有往有来,互相帮助是必要的,但是,要摆脱对朋友的依赖,也不要事事替朋友操心,拿主意。
11、当面对别人狡辩的时候,你不需着急,也不用生气,只需学着对方的方法,把他的“球”“踢回去”就行了。
12、爱默生曾经说过,当我们真正感到困惑、受伤、甚至痛苦时,我们会从柔弱中产生力量,唤起不可预知的、具有无比威力的愤慨之情。人立命于世,首先要自我尊重,遭到歧视,决不低头,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不卑不亢,这样就会赢得别人的敬重。
13、“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可能和谐。
14、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身边立着的母亲。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渡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
15、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16、愤怒常常使我们失去理智,干出蠢事。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不带着情绪去做任何事情。
17、宽容是解除感情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的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朋友的友谊。
18、一个人只要专心学习,努力工作,真实诚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健康向上,不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人际关系的斤斤计较和患得患失上,他的人际关系一定非常和谐。
19、有时,在与人交往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安慰别人,而不是标榜自己。为了能够让别人快乐,自己忍受一些误解,又有什么关系呢。
20、不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当我们要责怪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检讨自己,搞清真相,即使责任在对方,我们也可以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三、范文示例
读《伤仲永》有感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我为方仲永的悲剧感到很惋惜。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关键的一点,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他的父亲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工具,不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以致他的才华在世俗的恭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一位优秀的 “天才”,最终变成庸人的原因就是没有继续学习和深造。要得到进步,就得不断学习。学海无涯,学习是没有之境的。业精于勤,不勤奋、不认真、不努力,甚至根本就不懂得去学习,那天才就只能“湮灭”。
历史上也有跟方仲永天资类似,但结局完全不同的神童。我国着名的戏剧家田汉,小时不仅聪颖过人,而且学习刻苦勤奋,从不迟到缺课,尤善吟诗联对。昔日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曾书一句上联“二河两岩双江口”,久久无人对上。田汉11岁时,见之挥笔即书:“单人独马一杆枪。”田汉后来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他超人的天资,也跟他平常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由此可见,人的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无论你的天资如何出类拔萃,后天的“充电”也必不可少,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正值学习的大好时光,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无法决定出身,但可以创造未来;我们无法回到昨天,却可以把握今天。一个人的天资固然可贵,但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付出的汗水和收获的硕果是成正比的。我们绝不能步方仲永的后尘,依仗自己天资的优越而忽视后天的努力。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敢问路在何方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主要讲述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地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这本书以天马行空的绮丽想象向人们展示了师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经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并将这些千难万险幻化为险象环生的各种灾难,一场场与妖魔鬼怪之间斗智斗力的较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唐僧师徒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们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们坚韧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终于取得真经,实现了人生预定的目标。由此可见,敢于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挑战人生极限,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这也是我从这部书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挫折。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唐僧师徒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战胜困难,风雨兼程,才是最明智的做法。试想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哪个不是身手非凡、难以对付?但是唐僧师徒无惧无畏,敢于和这些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并最终战胜了他们,从而扫除了取经路上的障碍,胜利地到达了西天。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应该敢于挑战,奋勇前行。
记得去年夏天,老师通知我参加全市的一个演讲比赛,需要背诵一篇长达700余字的稿子,这可把我吓倒了,于是我便选择了放弃。妈妈知道后,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这稿子虽然长,如果你有信心背,就是一千字、一万字也能背下来。记住:山高高不过脚底,海宽宽不过航灯。”听了妈妈的一席话,我觉得非常惭愧。于是我调整好心态,下定决心去背。果然,三天后我就能流利地背诵了,并在全市的比赛中荣获了二等奖。这次成功的经历极大地鼓舞了我,使我增强了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以唐僧师徒为榜样,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困难作斗争,哪怕是身处逆境,山穷水尽的时候,也要昂首挺胸,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