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你就明白了7个人生真相

发布者:释卷泼墨 2023-5-4 09:33

比尔·盖茨曾说:“我直到13岁时才开始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说这是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本书充满智慧。它承认年轻人有些迷茫,但对于事情也会有睿智的看法,而且能看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很喜欢这本书。”

《纽约时报》也曾评价:“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1951年,美国作家塞林格出版了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小说讲述了16岁的少年霍尔顿退学后在纽约游荡3天的经历,深刻描述了他内心世界的转变。

从颓废、彷徨、逃离,到最终回归现实。

在满篇看起来骂骂咧咧的脏话中,却蕴藏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读懂这本小说,你就明白了7个人生真相。

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则进行

16岁的霍尔顿就读于享有盛誉的贵族学校潘西中学。

但他并不珍惜, 5门功课有4门不及格,因此被学校开除。

这已经是他第3次被学校开除了,他却怪罪于学校的一切都假模假式。

70岁的历史老师斯宾塞苦口婆心地劝诫他:

人生是场球赛,要按照规则进行,否则将来会后悔莫及。

霍尔顿却不以为然。

《偷影子的人》中有句话:“规则,是立足世界的经验值”。

规则无处不在,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运转,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有人觉得交通规则烦不胜烦,不系安全带,开车玩手机,甚至酒后驾驶。

可是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彰显着漠视交通规则带来的恶果。

随心所欲,打破规则,常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规则,看似是束缚,实质是保护。

不仅保护别人,也保护自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才能井然有序。

好运,总是偏爱努力的人

霍尔顿和老师斯宾塞告别时,斯宾塞嚷了一句,他没听清楚,但深信是“运气好”,又希望不是。

他从不跟任何人说“运气好”,因为这句话如果深思,其实很可怕。

的确,人生不能指望运气好。

指望好运,就像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期待买彩票发大财一样。

学习不勤奋,工作不努力,却期待有朝一日好运降临、梦想成真,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有的好运,不过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马克·吐温曾说:“每个人的一生中,幸运女神都来敲过门。可是,许多人竟在邻室中听不见她。”

你不努力,即使好运来临,也是错失良机。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运总是偏爱努力的人。

认知水平越低,越自以为是

斯特拉德莱塔是霍尔顿潘西中学的室友,非常自恋,自以为是最漂亮的男子。

老是喜欢找人帮忙,还以为人人都渴望替他当差。

他请退学的霍尔顿帮忙写一篇英语作文,但是不能写得太好,不要把标点放对位置。

似乎自己作文不好,只是因为把标点放错了位置。

心理学中有个“达克效应”,即认知偏差现象。

指能力欠缺的人得出自以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

他们常常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中,高估自己,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

认知水平越低,越自以为是。

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能干、漂亮、勤奋……

同样是失败,认为自己是运气不好,而别人是能力不行;

同样是成功,认为自己是努力所得,而别人是凭借关系。

认知偏差导致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做出错误的决定。

清醒地认知,独立地思考,才能减少认知偏差。

穷人和富人,很难成朋友

在爱尔克敦,家境富裕的霍尔顿曾和经济普通的斯莱格尔同住一个宿舍。

霍尔顿将名牌手提箱放在架子上,斯莱格尔则将廉价的箱子放在床底下。

见此,霍尔顿也将箱子放到床底下,一天后却被斯莱格尔放回原处。

后来他才明白,斯莱格尔想让别人误以为贵的手提箱是他的。

斯莱格尔口口声声说霍尔顿的东西都太“资产阶级”,却一天到晚借他的东西使用。

同屋两个月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要求换房了。

《史记》曰:“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贫富悬殊的人,其实很难做朋友。

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交圈子等大相迥异。

人际交往的真相是,同等圈子的人更容易交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顽强地活着,才是最大的英勇

霍尔顿退学后,没有回家,而是在外面流浪了几天,目睹了种种丑陋现实,大失所望。

他到最好的老师安东里尼家借宿,安东里尼预见他会因为不满现实而放弃自己,因此写下一段话:

“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现实总有各种不如意,眼里容不得沙子,选择放弃甚至以身殉道,只是生活的逃兵。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的常态是泥沙俱下、鲜花与荆棘并存,人生的真相是平平淡淡、少有波澜壮阔的绚烂。

真正的英雄是无论生活多么残酷狰狞,依然勇敢甚至卑贱地活着。

顽强地活着,才是最大的英勇。

即刻出发,胜过千万次的徘徊

霍尔顿看不惯虚假丑陋的现实,自己却玩世不恭。

他不爱学习,经常旷课,多次退学,也不悔过自新。

在社会上游荡了几天,行为荒唐,走在堕落的边缘。

老师安东里尼认为他是骑马瞎跑,会摔得很惨。

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缺乏责任感。

他想寻找现实无法提供的东西,发现现实残缺就停止寻找,甚至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寻找。

但是,你得找出想去的地方,迈开步子走出去,而且刻不容缓。

而第一步就是用功学习。

布莱克曾说:“那种一味期待而从不行动的人们,是滋生瘟疫的温床。”

许多人花费大量时间内耗,纠结选择什么理想,怎么实现理想,却踌躇不前。

与其虚无缥缈地幻想,不如脚踏实地地行动。

即刻出发,胜过千万次的徘徊。

行动会告诉你最好的答案,理想会在行动中日渐清晰。

试错是一时的失败,错过是终生的遗憾

霍尔顿偷偷溜回家去看十岁的妹妹菲苾,被她一眼识破退学的真相。

他想去西部过隐居生活,菲苾拖着大行李箱要跟他一起去。

他不想毁了妹妹的前程,便带着她去动物园玩旋转木马。

菲苾和五六个骑木马的孩子都想伸手去攥住金圈儿。

霍尔顿担心她会从马上摔下来,但是没有阻拦。即使会摔下来,也让他们摔吧。

每个孩子都曾有抓住“金圈儿”的梦想,但是有的被迫停留于温室裹足不前,有的则跨越千山万水大放异彩。

教育要顺其自然,放手让孩子们去追梦。

即使他们会摔跤,也会在摔跤中醒悟、成长。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试错可能是一时的失败,而错过则是终生的遗憾。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艳阳高照的理想模式,而是在不断地试错、纠错中学会成长。

面对霍尔顿的满腹牢骚,菲苾一语中的:“你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

霍尔顿说,他只想做个麦田的守望者。

成千上万的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他就站在悬崖边守望,防止孩子掉下悬崖。

麦田象征着精神家园,霍尔顿想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保护孩子们的纯洁。

霍尔顿的渴望,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警醒。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不要忘了做自己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坚守精神的高贵,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你就是最独特靓丽的风景。

人生路上,要学会好好经营自己。

作者:伏琴。

展开全文
推荐阅读
  • 读后感系列作文

    读后感系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西峡县城区四小 五九班 王志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这段话让我们走进了一场群雄的纷争,在这些群雄之中,令我最为喜的就是被称之为“...

    03-22

  •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综合报道3月18日,演员蒋欣称自己看了新出的《甄嬛传》华妃番外,写下一封给华妃的信:世兰,许久未曾与你这般“对话”,看过新的华妃番外,回忆起了和你相处的日子。记得...

    03-20

  •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二写一篇读后感优秀范文4篇
  •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启问童年阅读工坊。三步教孩子写出完美的读后感。大家好,我是金子。这篇视频一定要看完,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攻克读后感这座大山。孩子们要不要写...

    03-08

  •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奇幻与现实交织、命运与传奇共生的巨著,读完令人久久沉浸在其魔幻而深邃的世界中。 马尔克斯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构建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

    03-02

  •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文/姜磊在阅读的广袤天地里,小说宛如一座神秘的花园,每一页都藏着不同的景致与故事。当我们合上一本心仪的小说,内心往往被种种...

    03-02

  •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一转眼,寒假过半,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有读后感没有写?读后感怎么写?有没有速成法呢?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篇读后感:首先,明确读后感的核心——感...

    02-27

  •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编者按】在科学探索的星空中,每一颗好奇的童心都是一颗闪耀的星辰。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科普创作与传播能力,本报与多所中小学联合建设“科技...

    02-27

  • 我爱写作

    我爱写作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想必同学们都阅读了不少书籍吧老师有没有让你写读后感啊读后感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来自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吴周芬老师分享的读后感写作技巧希望能对同学...

    02-22

  •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这篇分享两本书读后感,本来是过年期间写的,但中心思想一直没提炼,所以搁浅了,这次改改发出来,大家可以当做随笔看看。首先说说《稻盛和夫如是说》这本书,据说是作者收...

    02-2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