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世间——《人世间》读后感

发布者:万水九衣 2023-2-25 05:22

文 | 王安之

一本书,一部剧,犹如一面镜子,反射着已经过去的日子,映照着正在经历的日子,衍射着即将面临的日子。

今年,央视一套播出电视剧《人世间》,在壬寅虎年春节期间引发热议,犹如猛虎一声长啸,平静的山林变得喜庆热闹。人们述说着,议论着,点评着,猜想着……,身临其境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感同身受着现实世界的生活变迁。

热播剧《人世间》是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追剧固然好,有声光电影的多维呈现,看着一个个形象鲜明的剧中人,听着一个个角色的诉说和对白,通透而传神。为了更好的体味电视剧所呈现的时代背景,感知剧中人言行举止的精神养成,读原著则必不可少。

三卷本的《人世间》一百一十五万字,真可谓大部头,皇皇巨著。用三个周末的时间读完,掩卷沉思,脑海深处蓦然间跳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标语,随着小说展现出来的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史,理解越来越清晰,感悟越来越深刻。

世间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人是这个客观存在的世界的最大变量。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摩擦和不同的解决方式,成就了不同的人世间。

战争,贫穷,猜忌,伤心,悲惨,是人世间。

和平,富裕,友善,快乐,幸福,也是人世间。

人世间是一个宏大的具像,而每一个人都是在这个宏大具像中的某一个具体时间段里和某一个具体的空间环境里进行角色演绎。梁晓声的《人世间》,呈现的就是黑龙江哈尔滨这个区域里,跨越五十余年的时间里的人生百态。而这人生百态又是通过周家三个儿女、家人朋友以及生活中形形色色相关的人铺陈开来。

从空间上看,小说描写的情节,有我熟悉的地理环境。我作为北方的山东人,对东北的环境有切身感受,特别是对于冬天的寒冷。

如果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游客,行走在松花江畔,徜徉在中央大街,惊喜并享受着冰雪世界的童话之美。天空是湛蓝通透的,就像青春少女的眼眸;白云是质感立体的,就像柔荑凝脂的肌肤;江水是温柔静谧的,就像雄壮和善的驯鹿;冰凌是灵动轻盈的,就像调皮可爱的精灵。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同,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这别样的美好都是由曼妙的雪和凛冽的风造就的。

而造就这人间美好的寒风和冰雪,在那个物质匮乏,食不果腹的年代,却是残酷的。风,凛冽如刀;雪,厚重如山;冰,坚硬如铁。住在光字片土坯屋里的人,在寒冬里,没有暖气,如果连烧炕的煤也买不到的时候,对冰雪,就不是赞美,而是悲惨和恐怖了。被冻病甚至冻死的老人和孩子时有发生,人人都渴望着雪中送炭,期待着送温暖,但在天寒地冻中,亲朋虽忧心忡忡却束手无策,友邻更是心有戚戚却爱莫能助。下岗工人肖国庆的父亲,一名肉联厂的老工人,在冬夜里为了取暖,却被淹埋在了炉灰堆里,缩成团的躯体被倾倒而下的炉灰烧成了一个再也无法抻展而开的肉球,火化前竟然无法洗脸净身,无法换一套新衣。这风雪冰封了大地,凝固了时光,身体和灵魂也都被这寒冷浇铸成坚不可摧的恐惧。

从时间上看,小说描写的情节,绝大部分是与我的成长同步的。从改革开放、工人下岗潮、住房货币化、商品房、城市拆迁建设、私营企业兴起、反腐倡廉等,都有切身感受。

看完《人世间》,最大的收获不是与自己成长经历重合类似的部分,而是通过这本书中展现出来的我们不太熟悉的父辈,甚至祖辈的生活记忆,特别是生活理念和为人处事原则这一代沟的弥补。通过书中展现的百姓生活也渐渐的能够明白,为什么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是那样的,让我能更加理解他们了。如周志刚作为大三线的革命工人,是第一批工人阶级,他为自己的身份而自豪,一生为善,正直勇敢,再苦再累也从不曾抱怨一句。

金月姬和曲老太太对阶层固化和门当户对的反思中说到“我们都是底层人家的儿女,后来我们成了干部,依靠的是百姓,为的也是百姓,怎么到了儿女婚姻上,就不愿意和百姓结为夫妻了呢?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怕和普通百姓结成了亲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读过之后,虽不能说明澈了,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真的像书中所说的,不仅仅是由于个人的知识、学历、人格所决定的,往往还有国家社会变革的影响。

而整个社会的变革,往往对我们这些平凡的百姓来说,所体现的往往都是切肤的疼痛和喜悦。对于小时候在一些历史书上学到的比较茫然的历史知识细节,也在此书中有着或明或暗的展现。让人发出“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慨叹。

从内容上看,小说描写的情节,让我懂得了换位思考。周家的三个儿女,同一个屋檐下成长起来的亲兄妹,却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周秉义从小对自己就有很高的要求,学习自律图强,无论是知青还是从政,都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代表的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真正的为民服务的干部群体。周蓉是思维活跃、敢爱敢恨、性格鲜明的女性,关心国家和社会变迁和个体命运的关系,写了《我们这代儿女》,代表的是时代的新知识分子。

周秉昆和他的朋友们,代表了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百态。不同的社会角色,在遭遇着不同的历史考验,但却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那便是在自己的角色中有所担当。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责任认识和承担分量是不一样的,由此造就了各种人不同的命运发展,有所担当的人,即使当时看来生活的很辛苦,但命运最终总不会亏待于他。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人,在人世间走一遭,总要有所追求,追求又无外乎外在的物质和内在的精神。或许是这追求的不同,造成了各自人生的区别吧。

物质上首要的是吃得饱、穿的暖、住的好。秉坤六个好友每到大年初三的聚会,在衣食住行上就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之所以在秉坤家聚会,是因为周志刚在住房上的远见,两大间土坯房,能让好友们有个最起码的聚餐场所。在限量供应的艰苦年代,禽蛋肉奶菜,没钱可买,即使有钱也买不到。随着改革开放,市场越来越活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想吃的东西了,但在东北国企下岗潮的背景下,工人们手中的工资变得朝不保夕,过年能买上2斤肉包个水饺已是不错的享受,秋林的红肠只能是望梅止渴之物。

秉坤出狱后,兄妹三人在秉义大哥家的第一次除夕聚餐,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吃好而且不浪费成为餐桌礼仪。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善,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民以食为天,从吃什么的惆怅,到吃得饱的期盼,再到吃得好的满足,足以管窥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发展和进步。

解决了吃饭问题,只能让我们活着。而要解决活得明了通透,还需要读书和学习。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面对不同的环境,很多人很多事背后的逻辑总是雾里看花,读书学习可能不会让人洞悉世事,明了天机,就像周蓉的博士生导师汪尔淼难以解答的灵魂拷问“既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人心性的共同的民族精神营养,为什么两千多年过去了,真正谈得上有点儿君子修养的国人也就历史上的几位,绝大多数国人的国民劣根性非但没改变,反而似乎还在互相传染?”但读书和学习,对于思考力的养成和命运的改变可能都是强有力的助推。

周秉义的爷爷读过私塾,能背四书五经,还是民间棋王,这种识见成就了闯关东落户光字片的周家的根基。于是,周秉义因为读书成为光字片走出来的唯一一个厅局级高干,周蓉因为读书成为大学副教授,下一辈的周楠、周玥、周聪也都是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每一个中国近代历史变革的节点,都随着梁晓声的《人世间》浮现在脑际。可以说,我随着这部小说重新回望了自己的经历,也回望了自己经历的时代变迁。

梁晓声说,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直观地告诉人们。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想让年轻人知道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一代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以此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

是啊,今日的我们,不仅仅跨越空间的距离,也调节了时间的流速,让我们的身心在时空里穿梭,天空、大地、星月,眼界、心胸、情怀,在这一刻融会贯通。梁启超说:“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正是以人为本的信仰,成就了今日的国富民强。回忆着过去的岁月,五十多年的巨变,真是翻天覆地;憧憬着未来的时光,生活的发展,定会更将美好。

作者简介:王新靖,字安之,籍贯莱芜,现居济南。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齐鲁晚报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兼任齐鲁金穗文学社副主编。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推荐阅读
  • 读后感系列作文

    读后感系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西峡县城区四小 五九班 王志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这段话让我们走进了一场群雄的纷争,在这些群雄之中,令我最为喜的就是被称之为“...

    03-22

  •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综合报道3月18日,演员蒋欣称自己看了新出的《甄嬛传》华妃番外,写下一封给华妃的信:世兰,许久未曾与你这般“对话”,看过新的华妃番外,回忆起了和你相处的日子。记得...

    03-20

  •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二写一篇读后感优秀范文4篇
  •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启问童年阅读工坊。三步教孩子写出完美的读后感。大家好,我是金子。这篇视频一定要看完,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攻克读后感这座大山。孩子们要不要写...

    03-08

  •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奇幻与现实交织、命运与传奇共生的巨著,读完令人久久沉浸在其魔幻而深邃的世界中。 马尔克斯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构建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

    03-02

  •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文/姜磊在阅读的广袤天地里,小说宛如一座神秘的花园,每一页都藏着不同的景致与故事。当我们合上一本心仪的小说,内心往往被种种...

    03-02

  •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一转眼,寒假过半,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有读后感没有写?读后感怎么写?有没有速成法呢?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篇读后感:首先,明确读后感的核心——感...

    02-27

  •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编者按】在科学探索的星空中,每一颗好奇的童心都是一颗闪耀的星辰。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科普创作与传播能力,本报与多所中小学联合建设“科技...

    02-27

  • 我爱写作

    我爱写作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想必同学们都阅读了不少书籍吧老师有没有让你写读后感啊读后感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来自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吴周芬老师分享的读后感写作技巧希望能对同学...

    02-22

  •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这篇分享两本书读后感,本来是过年期间写的,但中心思想一直没提炼,所以搁浅了,这次改改发出来,大家可以当做随笔看看。首先说说《稻盛和夫如是说》这本书,据说是作者收...

    02-2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