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本由[美] 徐中约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6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三):评《中国近代史》
仅仅读了第一章,就感觉非常过瘾,不纠结意识形态,但是有些观点很新颖,很非主流。和《剑桥》系列不同,现在看来,剑桥系列应该是典型的出自西方作者只手的史书,书中有大量详实的史料,数字。适合当工具书,随时查阅,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读起来,实在是有些吃力。
而本书不一样,作者中国人背景,受了西方教育的影响。
第一次以一个“政权”的视角来看待朝廷的一些做法,“清朝政府”这种看似有些“奇怪”的说法,其实并没有那么奇怪。甚至,太平天国,也能发明出一些类似“宪法”的东西。
“火烧圆明园”原来是一个洋人听人劝阻之下,放弃了“火烧故宫”想法之后的退而求其次。现在想想,面对圆明园的遗迹,我们难道还应该感到一些庆幸?
曾国藩,义和团,严复,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犀利的点评。
清末时期的“满汉分歧”让我意识到种族歧视这种事情,不是西方社会的专利。
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不能改变,但如何解释这些事情,实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历史学家大概就是干“解释”这件工作的。
本书不同与其他jinshu之处,在于作者的观点看来实在是超然独立客观,实在是看不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但又给我明显的感觉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史书。越读越觉得是我所有读过的最过瘾的史书!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四):为什么要读中国近代史
一次聊到在看的书,Morven君说:“我也喜欢看历史,不过你为什么看中国近代史啊,我一看就气。”我听完一愣,细思极恐,于是准备正儿八经的回答他的问题。不晓得他的想法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代人的感受。我们接受的历史教育,尤其是近代史,不如说是政治教育。得承认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萝莉,所以无论是谁讲述的历史,都先天带有倾向,事实会被选择,即使是同一件事,讲述方法也会传递态度。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跟着声音走就可以了,有机会听到各种声音,就会被逼迫着选择,独立思考就是从选择的过程中开始的。尽管纯粹的独立思考并不存在,但是有选择的自由总好过没有。
很多人喜欢看历史是喜欢一个一个故事,作为非学术读者,我挺赞成把历史当故事来读。不过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喜欢听道理多于看故事,为啥心灵鸡汤和成功学这么火呢……鸡汤爱好者缺乏思考事件得出自己观点的能力,也无法辨识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我们的历史教课书总是在给我们故事之前先给出结论,当代中国讲故事的人少,会读故事的人也太少。近代史的解释之多争议之大无出其右,在参与到喧嚣之前先好好沉静下来练习做一个读故事的人。
太远或太近都难以看清,近代史恰好给出一个适于审视的距离。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近代史的可警可鉴之多,俯拾皆是。平庸如我辈想要拨开眼前的迷雾,稍稍看远一点不比PM2.5爆表的马路上看见红绿灯容易,或许读历史能让我多一点惊觉。
最后一点,Morven君也同意,他讨厌看中国挨打,可是中国挨打一次就挣扎着自救一次。
那些为了今天的光明死于昨天的黑暗的名字不应该被忘记。在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高涨的今天,为理想为其他人的幸福牺牲甚至会被耻笑。政治挂帅依然被被抛弃,经济挂帅难道不可疑吗?书里对洋务运动的失败分析“仅仅看到了技术而忽略了西方文化的精华,其制度、艺术、哲学”,而洋务运动的失败迫使人们在精神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学习片面集中于经济,带来失衡已经颇见端倪,将来需要什么,过去已经有答案。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五):我们,正身处无尽的阵痛之中
有书友问我,看了几遍《空荡荡的家》才看到“人类”的层面?当时我答不上来,记得好像是第一反应,大概因为托宾曾点明“人类”一词。“它有一种自然的稳定。它朝我们而来的姿态,仿佛是来拯救我们,但它什么也没做,而是露出嘲笑的样子后退了,好像在昭示着这世界便是如此,而我们在世上的时间、一切的可能、所有复杂问题和心血来潮的冲动,都在这一小片沙滩上化为乌有,然后往后退去,回到空荡荡的家,我们正是从这个家中鼓起勇气,带着不明所以的力量,独自出发。”
现在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同时在热切追寻中国近代史的缘故。看这段话,不正是在描述中国的命运、中国人的命运吗?!而这也正是人类的一个缩影。
我们共同的命运,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是一场关于虚无的分娩。而我们,正身处无尽的阵痛之中。
推动这一永恒律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托宾,如同他笔下的那颗历经海浪冲刷的彩石,写道:“这海浪就像我们一样,可以去爱。”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七):与港版对比,有大量删减,但依旧是一般好书
删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文革
2、文革结束后的政治经济改革
4、1949年之后的台湾现状
以上删减,虽然对我们从作者角度看待、了解1966年后的中国近代史有所影响,但,对于整书来说,影响有限。
同时,以上删减部分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进行了解。
最后,不甚准确,特别是大量根据——柴(女)的叙述,而彼时此人早已不在现场叛逃。通过其他人的叙述可以证实不实。
本书对中国的叙述截止2000年,在2014年在看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实际上有价值的部分还是前半部,特别是对清朝部分的研究。
而现在,就让历史的归于历史,未来的,我们共同期待。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八):我真的想买全本正版
这本书给我带来震惊的并不是他中立的视角,因为作为徐中约本身也不需要为执政党喝彩,我唯一不舒服的就是,我无法买到原版正版图书。你删减是否经过了作者的同意,这是对原著极大的不尊重。整本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与大多数人认为1840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的管的不同。它是以清朝建国为开始的,的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闭关锁国这一决定开始他就没有想到之后的某一天,竟然有人从海上来。
还有最让我信服的一点就是他分析计划生育分析独生子女的部分,也成功预言了80 90的叛逆。
这本书让我自己知道的就是原来同一党派内部也不是很和谐的嘛。
naive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九):读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整体上还是略显简略。一本书覆盖400年是很吃力的。
p23 西方海权国家从南面向上推进,而陆上大国俄罗斯则从北面向下挺进,它们形成了一种钳形势态,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
p220 第二套条约巩固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套条约,构成了一部坚固的条约体系,中国在1943年之前一直未能摆脱这套体系。毫无疑问,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欧美海权国家一步一步地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而陆上国家俄罗斯则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和从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越来越频繁地掐住江河日下的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其后果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清晰可见。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十):《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草草地看完了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犹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半年前的一个下午,期间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暂时地将这本书搁置在案。在春节临近之际,也算有了些属于自己的时光,好好地看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本《中国近代史》的下半部分国共第一次合作起,就是在这背景下开始阅读的。徐中约先生是有名的史学大家,将中国近代史从原定义的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间扩展至1600年~2000年,虽重点还是那风云变化的百年历史,但通过概括性论述1600年~1800年的历史,为我们正确地理解近代中国提供必需的背景资料。迄今为止, 《中国近代史》仍是美国本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必读的书。这本书对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是很有必要的。
可能我看的是国内出版的简洁版吧,对于1949年后的历史,我只能用泛泛而谈来形容。事还是那些事,史料还是那些众人熟知的史料,浅尝辄止是毫无疑问。历史终究是过去的,对于我们平民百姓而言,什么以史为鉴都是无稽之谈,没站到一定高度,没必要想这么深远,杞人忧天。对此,我们感兴趣的无疑是建国后那段鼎盛时期和那疯狂的年代。但可惜,我们能在书中看的,仅仅是九牛一毛罢了。
也许我就适合看些野史,看些秘史,看些小说体历史。
言归正传,要问我有没有所获?抱歉,半年前看的那些我是记不起一丝一毫,就是让我看目录也不能让我回忆起书中的观点。那就单论后半部分,民国以后的吧。
蒋中正和毛泽东,让我升起“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我一直以为抗日成功后,国民政府的军队都拼的差不多,所以才会在之后的内战中兵败如山倒。看了书,才知道这虽是一部分,但更多的还是其他原因。若论人物的深刻,我感觉我第一时间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马歇尔,一个美国人。无疑,他是华府在中国负责调和国共两党的协调人。为了抗日后中国联合政府的成立,马歇尔做了很多努力,但无疑历史证明这些都是失败的,都是不可能的。一山不容二虎。
一个个数字,涉及百万生死,在史书中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于那些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不及刻画他们的性格,就草草地翻开了下一个篇章。也许史书就该这样,举重若轻。但作为一个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无疑看了是大大的不过瘾的。
人终究免不了八卦。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对于明星,我不佩服他们什么,八卦他们感觉是对我生命的浪费。但对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个印记的人物,不管是英雄,还是枭雄,亦或是汉奸走狗,他们在风云变化的那些年代,惊涛骇浪,卷起一个又一个风波。八卦他们,也是我等小民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八卦历史,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