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发布者:江南少侠 2022-1-20 05:19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7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摘抄

1、王小波的目标非常质朴,那就是创造一点点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

2、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好像现在的人都是这样,反正我是)。

3、话语我们教给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

4、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5、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伦理道德,而外国的知识分子则是以科学为基点,关注人类的未来。

6、面对公众和领导时,大家都是信使,而且都要耍点滑头:拣好听的说或许不至于,起码都在提防着自己不要讲出难听的来——假如混得不好,就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嘴是不是不够甜。

7、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这位老师胸襟之高远,使我终身佩服。

8、有些人秉性特殊,寻常生活不能让他们满足。他们需要某种极端体验。

9、要逆转人性,必须有两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

10、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对这个理论稍加推广,就会得出人是一种自己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这种想法可以使他自己好过些,所以它有些好作用。很不幸的是它还有些坏作用:有些人就据此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达到崇高。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有病。

11、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之间,会发生误解,明明你在做这样一件事,他偏觉得你在做另外的事,这就是件误解的例子。

12、一个人在胸中抹煞可信和不可信的界限,多是因为生活中的巨大压力。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什么都信。虽然原因让人同情,但放弃理性总是软弱的行径。

13、人要爱平等,爱自由,更要爱智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让我们不再沉默

王小波说: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假如连这一点都不懂,那他就是行尸走肉。 很喜欢王小波,就是喜欢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然后在戏谑中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比如他在《积极的结论》这一篇里说大跃进时期,亩产三十万斤粮食中认真的分析说:那么多的粮食谁也吃不下,只好堆在哪里,以致地面以每十年七至八米的速度上升……长此以往,华北平原要变成喜马拉雅山了。他用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为我们揭示着各种各样或深奥或浅显的大道理。 人之于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人会思考。思考社会,思考人性,思考自我。也正是这样孜孜不倦的自我思索,让我们避免成为网络上没有脑袋的键盘侠。说到网络,就忍不住啰嗦一次又一次的网络口水战。我们看到一条新闻,甚至看到一个标题,马上就开骂。然后接下来,就是满足嘴瘾一样的和与自己持反对意见的人开撕,其实到最后,谁都没有看内容看事实。过个三两天,当事人出来辟谣,骂战的人居然也都不觉得尴尬,甚至继续骂人家猪油蒙了心,不敢承认事实。其实这些人,都只不过被有心人当了一回枪使罢了。 我们的社会总归要多一些王小波一类的人,来提醒我们不要被各种各样的表象所迷惑。鲁迅就像一个冷峻的名医,他是尖锐的,剜心刮骨,一刀指出组织坏死的根源,然后毫不留情的剜掉,虽然痛苦但是很治愈。而王小波,更像是个虽技艺精湛但是吊儿郎当的江湖郎中,不屑于把救死扶伤民族大义挂在嘴边,隐姓埋名厮混江湖,但是却也总是在胡言乱语中让人莫名的就恍然大悟,然后疾病立消。 而被他们治愈解除困惑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不再沉默。 昨天看《奇葩大会》,一个人讲述他因为女性化从小到大受到的各种霸凌以至差点自杀的故事。马东听的红了眼眶,蔡康永说,希望台上的这些奇葩们,能够在社会上遇到这样需要保护的各种各样的人时,能够用他们的无懈可击的逻辑和满满的保护欲,替这些人发声。 网络暴力也好,校园霸凌也罢,其实都是因为,我们这么多人,就算不忍心做欺人一方,但是也都选择了沉默。如果,如果能够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说一句不要在乎那些人的胡言乱语,递一张纸巾和一个温暖鼓励的眼神…… 让我们不要再做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三):我与小波初相识

听说大学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我真正读小波的文字是在毕业后。

有人把是否读王小波的作品,当做是进入一个组织的标志,我不知道喜欢王小波的那些人,是喜欢他的幽默风趣,还是他的反讽文风,又或者是小波这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我喜欢小波在于他的睿智,也在于它的敏锐的思想,最喜欢的还是那颗自由奔放的心。

我不想称呼他为前辈,先生之类的表示尊敬的话,这些繁文缛节只会加深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虽然我心里是尊敬而仰慕他的,无论他是哪个时代的,在灵魂上,我们都是单一自由的个体,我希望和他坦诚的沟通和交流。

他是一个自由人文主义的作家,他的思想里浸透着自由,骨子里藏匿着叛逆,他的文章里经常引用罗素的话,我想应该是“臭味相投”,他反对一切的教条主义,追求内心的真善美,他敢说,敢爱,这一切都是我喜欢并且佩服的。

我钦佩他敢于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勇气,指责孔孟之流的言之凿凿。虽然我对于古典文化了解的不多,但是文化传承,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道理还是懂的,我不敢妄加评论些什么,因为理解的还不够透彻。

刚读完的这本书叫做《沉默的大多数》,但我认为小波并不是一个沉默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敢说,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人。他的文字虽有些地方显得粗俗了点,但句句透露处的智慧却是看的见的。不得不说,他有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小波是一位行吟诗人,虽然并不怎么写诗,但文章里还是透露出诗意来。

他笔锋犀利,幽默睿智,喜欢他的真实,他的单纯,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爱好文学的人,追求真善美的人。在那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还是挺难的。都说幽默的人智商不会太差,小波的身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读书的时候他的文字让我,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为他感到难过,时而低头思索。

文革的经历,应该对他影响挺大的,这样一个有些批判精神,热爱自由,不受束缚的人,在那个思想禁锢的年代,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庆幸的是,他还保持着自己的那份“天真”,我想他应该算是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

读《爱你就像爱生命》时,小波那炽热的爱情,让我动容,小波是个多么有傲骨的人,虽然他放荡不羁爱自由,天性有那么一丝散漫,但是骨子里还是有傲气的,然而在面对李银河这颗银河里最闪亮的星的时候,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她。他最引以为傲的思想,如今连它也臣服于她了。

她就是他的光,他生活的全部,看着小波给李银河写的这么多封信,不禁渴望起爱情来,爱情是个多美奇妙的东西,竟能让人如此。爱情不分国籍,不分高低贵贱,不管是最普通的平凡人,还是伟大的人物,在爱情里都像是一个得到糖果的孩子,满足而欣喜。热切的喜欢着一个人,就恰巧那个人也是如此的稀罕你,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一些即时的且也许偏题、粗浅的看法

这是第三遍看这本书,几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因为看不懂,所以几乎没有读进去,现在想想挺惊叹于那时自己思维的简单程度,虽然现在也好不到哪儿去。

后来看第二次,觉得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杂文,无论是对社会现状还是对人们思想状况的论述,放到今天竟然也挺适用的。另外印象深刻的几点是:①王小波虽然经历过文革前后那段动荡的年代,尤其对上山下乡知青的生活体验颇深,他本身,怎么说,从文字里感觉他比较善于从人之常情的角度反思,对于大家趋之若鹜的事物天生容易起疑而且一定会去求证为什么会这样,后来他又有在西方求学的经历,他思想的西化程度比较高;②可能因为①的原因,导致王小波不站任何立场,只对科学方面的真理以及人类社会的真相有着执着的追求,据他自己说他是会笃定坚持这些原则的,不过在他过世之前世人确实没有看到他违背自己生存意志的任何行为;③每篇文章论证方法倾向于研究生写论文那样严格的、尽量由多个可靠论据导出结论的、推理式的,并且在阐述之前经常谨慎地提出“我想就这些现象做一些,大家看看有无道理”,基本是一种想要与读者平等交流的姿态;④大概因为③的原因,写作的语气是平和、不露锋芒、经常调侃的,因为甚少情绪性的宣泄的空间,尽管常常会见到“混蛋”“王八蛋”这样的字眼,看读者怎么看待了,我是觉得并没有散发出戾气。

第三次看原因是啥呢,与龙应台这个引起极大争议的人有点关系,我粗略地读了她的一些文章,不觉得这个人是网友口中描述的那般不堪,她对普世价值中个人主义、民主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以及网友对于她“大国小民”的口诛笔伐,让我想起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里那篇《人性的逆转》当时给我印象深刻,除了对于人性逆转三个条件(无价值的劳动、暴力的威胁,人性的脆弱)的精彩论述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还有一段是对“个人牺牲和集体利益”的思考也挺有意思的:

原文的结论是【在西方人看来,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假设某人做出一份牺牲,可以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很多幸福,这就是崇高】。

具体论证如下【在七十年代,发生了这样一回事--河里发大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电线杆。有位知青下水去追,电线杆没捞上来,人也淹死了。这位知青受到表彰,成了革命烈士。这件事引起一点小小的困惑:我们知青的一条命,到底抵不抵的上一根木头?结果是困惑的人惨遭批判,结论是:国家的一根稻草落下水也要去追。至于说知青的命比不上一根稻草,人家也没这么说。他们只说,算计自己的命值点什么,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崇高。坦白地说,我就是困惑者之一】。

回到“大国小民”这个说法,我只陈述一个事实,“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这样口口相传的说法,它是某种程度的断章取义,原文是【但如果你说的中国指的是这块土地上的人,这个社会,我怎么会没有梦呢?别说这片美丽的土地是我挚爱的父亲、母亲永远的故乡,这个地方的好跟坏,对于台湾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个地方的福与祸,会牵动整个人类社会区的未来,我怎么能没有中国梦呢?我们就从大国崛起这个词说起吧。我很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来崛起的】。而引起如此大争议的那场在北大的演讲,原来的题目是【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她在探讨文明的力量在大国崛起中的重要性。

所以我第三次翻开这本书,第一篇《沉默的大多数》有一段话印入眼帘【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接下来他举了苏联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的例子,所以他究竟是不是真的认为龙应台是不对的(笑)。我几乎忘了这段描述,但我感到王与龙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是这种直觉驱使我重读这本书。这样就能说明一些问题,王小波对龙应台应该是有某种程度上的认可,他们价值观里西方的那一套是基本相同的。而龙应台可能更为西化,除了父母亲对大陆的回忆,她本人并没有在大陆生活的经验,所以没有经历过建国后大陆那段动荡的岁月,而她青年时期生活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成年后又在西方求学并居住多年。

那么是不是思想有不同程度西化的知识分子,他们就会渐渐与自己的祖国离心离德,变得崇洋媚外。我想不是的,假如这种情形发生,我们就不会看到这些人通过写作来表达对自己故土的历史与现在进行反思。严歌苓在她的文章《我依然处于放逐状态》里有生动的描述【我30岁(1988)才出国,这种迁移是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30岁那年我出国考托福,感觉是把自己的根从这片热土上拔了起来。这个根是潮湿的、裸露的。它们是我的神经,比所有的东西都敏感,且略带疼痛。在外面,人家一个眼神都能伤害到你。直到2004年我离开美国的时候,我才完成了我的迁徙,基本上把我从中国带出来的一把根须埋到美国的冷土里,而且这片冷土,逐渐让我感受到了温度】。“感觉是把自己的根从这片热土上拔了起来。这个根是潮湿的、裸露的。它们是我的神经,比所有的东西都敏感,且略带疼痛。”这句话用来描写一个与祖国割断联结的人的感受简直太棒了不是吗。严歌苓小学一年级就赶上了文革,直到30岁,她对祖国动荡的岁月的体验比我们普通人要深刻多了吧。后来尽管留美16年,离开美国后又有在非洲、台湾、德国生活的经历,她却称自己“依然处于被放逐状态”。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她写道【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让我失去清醒,在其他国家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会让我主动思考中国的情形,在对比中形成了我现在写作风格】。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是这样的,与祖国的连接是天然存在的,不必害怕丢失,反而要多睁眼看看,才能形成比较客观的看法,用以启发后人。

还有一个例子是张纯如,2岁时随父母到美国,1997年写出了震惊西方世界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而在此之前西方世界进队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有关张纯如的故事大家都可以去看看,对我们很有启示,2004年她自杀的原因尽管是一个谜团,但可以明确的是,她在创作自己人生四本书的历程中,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料,我想一个内心体验敏锐、是非观很明朗的、善于反思、更愿意去主动肩负责任的人,在接受太多负面信息的轰炸之后,不陷入极大的悲愤和抑郁之中是不可能的。而如今很多国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美籍华人,更别说她的书在大陆的影响力了,如果说她及其他少数几个深入研究并披露过日军侵华史的知识分子替整个中华民族背负起了巨大的责任,我想他们完全值得获得这样的褒奖。

“很多人出了国反而更爱国了”,这样的说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大陆,世道却是另外一番样貌。回到王小波,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王小波如果今天还活着,他将接受世人怎样的评价?他的杂文里一口一个“西方学者”“西方世界”“罗素”“福柯”“知识分子”等等。我在这本书的短评中看到了一点端倪,有一个人是这么评的:“王小波真的不是被人吹捧起来的?”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假如他今天活着,他是否会是世人眼中的“臭公知”?别说被捧了,没被踩死已是万幸。在他活着的年代他保持沉默直到40岁,他大概预料不到21世纪的中国大陆仍然得保持沉默才得以平安度过一生。幸好王小波已经过世,死者为大,他本人也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又在李银河的推动下,他的作品才在大陆得以见光。而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即他活着,并且坚持了自己的生存原则,并且受到了群嘲,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攻击他的会是怎样一群人?除了上述怀疑他被吹捧的人,评论里还有大量把他封神而不吝赞美之词的人,还有不详细讨论只是单纯觉得“好、经典”的人。透过写文字的人的用词和语气,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揣度这个人是否有考据事实的习惯,还是顺着别人说话的习惯,以及他是否愿意自己思考。

我还想到了一些其他人的命运,首先就是李银河老师,她与王小波的关系用“知己”来形容不为过吧,也就是说他们三观相通的程度比较高。我从2012年开始接触她的文章,这些年她最爱写生活哲学方面的文章,到了这个年纪她多爱对往昔的生活经验做出总结,并思考在余生不多的时光怎样生活才能更加幸福。那么就可以看她写“采蜜哲学”“静修”“把个人快乐当做人生目标”、看到她对壮壮生活的描述,看到她们一家去非洲旅行的见闻。这些差不多避开了主流话题的雷区,她从不谈论自己上山下乡以及后来留学的经历、看法。唯一的例外是,她的专业是社会学中性研究、女性权利等,这就是引爆点了,但她无论写文章还是接受采访都避不开这样的话题,而且她自己也是LGBT群体,与“大侠”的结合也是迎来他人异样的眼光。美国大选结束后,她就希拉里的失败写了一篇探讨“男女权分工”的文章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口水。我想她还好没有参与到更多社会议题的讨论,这不失为一件幸事。不过看得出她已经很豁达了,从她的谈吐中看不出她对于外界言论的纠结之情。

还有柴静,这是一个被大家喷的体无完肤的人,以至于对她的各种言论掩盖了她本人是怎样一个人、她做新闻记者一向坚持什么原则、她在自己的领域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等等这些更加重要的事实。从她以前的文章看得出她对新闻调查这一事业的坚守,而且是一个求真、有勇气的人。现在已经完全失去她的音信,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对于我们身处的年代、社会大环境、各色各样的人,因为身处其中无法做出客观评论。就算我们的肉身消亡后多年,或是这个时代更迭后多年,对于当时任何人或事件的评价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我想我自己必须认识到这点。另外对于不懂的东西还是心存敬畏吧,而不懂的东西那么多,偏见和从众真是伤人的利器。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五):昨晚熬夜看完了

波波的杂文内容多是他那个年代经历的议论,写的看似杂乱,没有头绪,与我语文老师教的文法多是不靠边,很不明白当时怎么会有刊物给他发表?评审稿件时怎么没有一道一道的都划掉尼?

波波的内容多是那个特定时期的故事引起,虽然渐渐远去,可是看到依旧感觉许多观点很独特,很接近现在的社会人情,也许,这么几十年,人心人情依旧吧。过去历史是不是也是这样?

波波放在现在会不会被人喷是愤青呢?肯定会有,吐槽的多了,总会有大义人士站出来高傲的批判。只是波波很多时候写的内容都像是在自说自话,我没有说你,你为啥站出来呢!时间过去了,人也过去了,书还留着,我继续翻阅,虽然熬夜熬的眼疼。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六):读书不多,却遇知己

如何评价王小波?恰如一千个人评价哈姆雷特!王小波的书中提到,曾经有位长者点评他的作品:写书应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而王小波也在文章中回应:世上一切人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句话很卑鄙,很自私。

王的小说或许少儿不宜,但是他的散文却令人深深着迷!王的散文,思想有深度,文字有力量,更有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读之,如饮温水,如同好友聊天,加上中间夹带的黑色幽默,让文章更添几分风趣!如果非要说与谁的风格相似,综合考虑给人的感觉,以我个人有限的阅历:远可比毛泽东,近又似***。

我们常常用“时代的良心”评价好人好事,以此类推,我更愿用“时代的大脑”开评价王小波。写别人之不敢写,说别人之不敢说,始终用一种反思的态度开看待当下热点问题及潜在问题,并以个人切实经历来进行诠释问题,指明方向!相对于当下知名作家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教式的散文,王小波的文章则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观点交流,是自我反省,亦是警示众人!

爱不释手,回味无穷!无愧为“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作家(散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八):提升了自己 ,也提升了别人

很早就听过王小波,只是自己看他的书太晚了。王小波一直说他写作不是为了提升别人的灵魂 ,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但显然他推己及人, 不仅提升了自己 ,也提升了别人。他的杂文很特立独行,很随意,想到哪说到哪。王小波的杂文大多讲得是常识、讲理性,看着很稀松平常。但是读完后对我的感触很大,如果说要推荐几本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书,这本书必然在列。 从小到大我一直按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人做事,以道德观来看人看事,从小也是接受应试教育、道德灌输。中国和我一样长大起来的人不在少数,对于我这种人缺少的就是理性思考,自主学习。向来是拿来主义,被动灌输。 一九八四让我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国家看社会,这本书让我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事看己。哪怕想法观点向前迈了一小步,虽然看的晚了 但好在遇到了。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九):从《沉默的大多数》说起

我因喜好读书,涉猎颇广,凡是觉得不错的书都会拿来翻一翻。恰巧这几日看了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而在看此书之前刚刚拜读完梁漱溟先生的《人心与人生》,于是有些话想好好的表述一番。

这本杂文集收录的是自1994年至1997年王小波先生发表在《东方》、《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各主流媒体上的文章。王小波先生的才气自不必说,用李银河的话来讲,那简直是前无古人。这话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王小波的文字风格确是自成一家。

在这本集子里,主要收录了王小波先生对三种社会现象或者是文化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即对解放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给青年人造成的伤害的控诉,文革后文化界对民族文化复兴要求而引起的种种怪象的批驳、以及他本人对西方科学学术领域求真务实态度的赞扬。书中不乏对事实的思考、讽刺与批判,很多话语引人深思。

例如在说到“大炼钢铁”和“亩产三十万斤粮食”这种怪异的现象时,他说到“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在谈及到解放后言论的千篇一律时,他说“这正是因为在那些年代,有人想把中国人的思想搞得彻底无味。”说到“话语圈”的时候,他愿意始终保持沉默,“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再如说到历史,他写到:“我上大学时,老师教诲我们说,搞现代史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治史的原则,二是党性的原则。这就是说,让历史事实按党性的原则来发生。”

在谈及到文革后出现的民族文化复兴以及涉及到当今知识分子很多趋炎附势的状况时,他对某些现象也做出了辛辣的讽刺,例如“中国的学者素来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做妙语以动天听。这就造成了一种气氛,除了大力丸式的学问,旁的都不是学问。”;“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总在权势面前屈膝,毁掉了自己的尊严,也毁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本是种痛苦,但又有人说:这很幸福。”这些话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知识分子反省、检讨的。

王小波的以他睿智的眼光与头脑,再加上独特的语言风格,在九十年代为我们揭示了很多社会、文化、思想领域的种种弊端,得到了很多有正义感、责任感和具有良知的人士的强烈认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黑色幽默和反讽的个性,使他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领袖。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热衷于读他的书,喜欢他的文字,他所对一代甚至几代青年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既然至今还有人喜欢他的文字,说明了两点,一是他的写作风格的确招人喜欢,你看他给李银河写的情书就知道了,每一封信的开头都是“你好啊,李银河……”,任何一个少女或是女子都会被他的情书所倾倒,也就是说我们喜欢他的文字的美。而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所揭露、批判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存在的种种社会现象至今依然存在,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需要他的文字来提醒我们去不断的反思,去唤起我们心中的良知。

王小波先生因为其文字风格和对社会时局的批判、讽刺、敢于讲真话,而成为了当时甚至至今仍是许多人的精神领袖。一个人一旦成为了某个领域的领袖,可能就又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了。我的一位年轻的朋友曾对我说过“我不想读他的书,因为他是精神领袖,我不想被他牵着走。”我觉得这位朋友话说的没错,一旦一个人被视为领袖的时候,那他的话就和当初我们“伟大领袖”所说的话一样,被视为神明,所有的话都是正确的,就连放个屁都与众不同,闻着都是香的了。

我很佩服我这位年轻的朋友,她知道自己要有独立的思想,不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起哄一窝蜂的盲目随从。从这本书里,除了看到王小波犀利的笔锋外,似乎也看到了他对社会的过分的怨气。这种怨气或许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因为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他属于那种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他自觉得有理由去批判、去反思文革中的种种荒诞以及在文革后出现的种种令人或觉厌恶、或觉可笑的百般迹象。但若再仔细的想一想,虽然他是那种被文革耽误的一代,可文革后,他上了大学,出了国,回国后还能靠“码字儿”赚钱而且收入应该也不错,小日子过的应该蛮滋润的啊!对社会的过度批判就有点“愤青”的感觉了。难怪他能成为很多青少年的偶像,因为这些人正值青春年少,正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年岁啊。

如此细想一番,王小波先生虽然经历了文革,虽然可称为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但真正被文革耽误的究竟是什么人呢?我觉得应该是在解放后一直到文革恰逢40~60岁的这一代人吧。因为这一代人解放前,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国难,在乱世之中依旧能不断求学求知,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正是他们收获最多,在个人思想上结出硕果而要反哺社会大众的年纪。可解放后随着“三、五反”及接连不断的运动,使得这些人已经不敢或是不肯将自己的多年所学及经验奉献给社会大众和文化事业了,甚至有些人被迫害致死,这才是真正被耽误的一代人啊!这一代人被耽误了,造成了我们国家与社会的文化断代,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在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王小波先生这样的人,他的思想和文字确实值得我们肯定。然而只是“愤青”是不够的。此时忽然想起梁漱溟先生,梁先生受蔡元培的邀请,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在北大干了七年,觉得光是教书育人不是自己想要的事业,于是谢职干起了“乡村建设”的事来。梁漱溟先生于国家困顿之时,搞“乡村建设”为的是能强民富国。后抗日战争爆发,梁先生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以求得各党派团结一致对外,同时也力求国家政治制度的完整。先生拳拳之心,岂不是更值得我们读书人钦佩。有人说梁漱溟先生开创了中国的“新儒学”,而我看不是新,而是回归。儒学正是以入世之心,来为国家、社会、百姓谋求共同的福祉的。

我们需要像王小波先生这样的对国家、对社会、对所有一切事物给予辛辣的批判与讽刺的人,也更需要像梁漱溟先生这样以民众福祉为己任,虽经历艰难险阻,依旧能砥砺艰行的行动派。不仅仅只是做“愤青”,在你看到、发现了这个社会的种种弊端之后,你要站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做。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十):思考

有些书,让你增长知识;有些书,让你体验生活;有些书,带你去旅行;还有些书,让你学会思考。而,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就是让你学会思考的书。

王小波教你如何思考,教你如何读书。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我没读《沉默的大多数》之前,我已经读了一部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里面有关于受虐狂和虐待狂的解释,但一闪而过,毫无概念。我在王小波《弗洛伊德与受虐狂》中再度看到这熟悉的字眼,受虐狂,弗洛伊德定义为: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便可称受虐狂。当我想重翻 《梦的解析》寻找有关受虐狂的解释时,竟如同消失了一般,怎么找也找不到。我顿时绝望了,读书等于没读,原因是没有思考。

王小波对受虐狂的思考,让我开始理解了受虐狂。

他提到中国有些人肯吃苦,乐于吃苦的价值观,以及在《体验生活》中有关文革期间的劳动教化时,便立刻引起我的大脑兴奋和深深地思考。我想到我自小就被家人师长灌输传统的道德观念的是非问题。例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忆苦思甜”,等等,自小就奉为神圣教条,不可动摇。不但是应该的,还是光荣的。从小就抢着做各种劳动,以此赢得家人长辈的赞赏。以至于经历了黑暗痛苦的高考之后来到安逸悠闲的大学竟是无所适从,总会有种心理负罪感。我曾不止一次的在心底盘问自己“大学生活太安稳了吧?是不是不祥之兆?是不是有莫大的不幸、艰难困苦等着自己?太不适应了,没有苦日子的生活,属于我吗?”更让我对于西方“享乐生活”产生惴惴不安与诧异“他们追求享乐不吃苦会不会遭受天谴或巨大灾难?”等等心理特征很明显,就有些受虐狂的性质了。

王小波单单就一个“受虐狂”这样的概念,就可以引申到别的国家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引起我的思考,给予我灵感。当代青年需要思考,需要理性,不需要一味重复他人的陈词滥调,坐而论道。

在这个被雾霾笼罩的世界,到处充斥着噪音的疯狂,希望那些被喧闹损伤的灵魂,能够寻得一个安静的地方,让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为你疗伤。

推荐阅读
  • 《路遥传》读后感

    《路遥传》读后感

    读完《路遥传》,掩卷沉思。在想啊,作为一个传记爱好者,今年先后读过了林徽因、张爱玲、杨绛、林肯、拿破仑、阮玲玉、三毛、梅耶马斯克,等等。坦白讲,有些挫折困难,对

    11-04

  • <中国希望在延安>读后感

    <中国希望在延安>读后感

    观看《中国希望在延安》这部影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延安的独特魅力和重大意义,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

    11-02

  • 人民日报【夜读】有感:让人放心,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人民日报【夜读】有感:让人放心,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关注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有一种能力,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那就是让人放心。让人放心,看似简单的三个字

    10-26

  • 爱生如己 育人先育心——蓝若天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爱生如己 育人先育心——蓝若天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视频加载中...蓝若天,本科学历,二级教师。曾获胜利小学优秀教师称号。自从教以来注重自身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

    10-26

  • 读后感之《致加西亚的信》

    读后感之《致加西亚的信》

    这本书很薄,130多页,读起来比较轻松,内容很简单,道理也很浅显。但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让这本书入选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前10名,我却是近期才听说过这本书。别人分

    10-23

  • 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文|秋韵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林徽因传》读后感~原生家庭和才女们(一)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说过别人,也曾被别人说过,越优秀越如是。林徽因这个民国时

    09-23

  • 高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篇1  曾经,有这样一条沟,又脏又臭,蚊蝇成群;沟附近住的人过着这般生活,住在将要倒塌的房屋里,传染病在此肆虐,下雨天,臭水携着大尾巴蛆和一些尸体冲进

    09-23

  • 古诗词读后感

    古诗词读后感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畅饮达旦,沉醉至深,遂作此篇,以兼怀子由。明月何时有?把酒询青天。未晓天上宫阙,今夕系何年。吾欲乘风归往,却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

    09-16

  •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编者按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或许很小,是课堂、朋友和家人组成的小小天地;或许很大,有爷爷奶奶讲述的过去的故事,有书本编织的未来的梦境。“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

    09-09

  • 《<陪你走过高中三年>读后感》

    《<陪你走过高中三年>读后感》

    读完《陪你走过高中三年》,我仿佛搭乘着时光机器,回到了那个充满热血与梦想的高中时代。这本书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细腻地描绘了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同身受,思绪

    08-16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