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发布者:简单文坊 2021-11-13 01:30 原作者: 文章吧

《白银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银时代》读后感(一):未来世界

这是小波先生致敬奥威尔的作品。

带有浓浓的反乌托邦风格,但相比奥威尔绝望与苦涩的《1984》,小波先生的《未来世界》,仿佛是往黑咖啡里加了奶和香料,散发着迷醉与情欲气息的香草摩卡味道。

每个人都具象化为M&F,过得千篇一律而又循规蹈矩,头上身边悬着“老大哥”,这真是最绝望的生活,

但是小波先生的戏谑口吻,却让人觉得,在绝望中也可以乐观的活着。

《白银时代》读后感(二):中国版《一九八四》

《白银时代》读起来有些艰涩,《未来世界》和《2015》就相对顺畅些,也看得明白多了,于是我看到了一个中国版的《一九八四》,高压社会背景下又混杂了《美丽新世界》的死亡一般的秩序。公司是一切秩序运转的核心所在,公司就是政府和党的形象化,代表着党和政府行驶绝大多数管理人和社会的职能。

在读《未来世界》和《2015》的时候,我不能不想到《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而且还不停得回想《白银时代》,也开始理解,作者在用一种残酷的笔触,勾画一个简单的事件,让人心生恐怖,不是对文字的恐怖,而是对文字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的恐怖。

《白银时代》读后感(三):荒唐之言,真谛之意

每次开始看王小波的书,总是仿佛做热气球,开始都轻飘飘地,很轻松愉悦。然后慢慢地,气球开始越来越重,不断下坠,紧张、慌张,知道不可避免的命运将要来临,手足无措又只能直面结果,最终重重落在祖国大地上。

这次看后面两篇尤其是,2015和2010,夏天看着很解暑,如同1984,让人脊背逐渐爬上凉意。真不知道这书怎么过审的,现在不是还是有审查制度吗,还会有方框之类的。不过很庆幸能看到,不知道是不是阉割过的版本,至少看到了。他的伟大需要隔几年重读来慢慢体会了,而我们的荒唐人生,还需要各种疼痛来体验。

《白银时代》读后感(四):随感

之前看了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觉得他甚是有趣,然而刚刚看完王小波的《白银时代》,嗯,晦涩到看不懂,隐隐觉得他想表达些什么,可我就是说不出。突然觉得看书时联系到社会,一切都好像变得复杂起来。 《我的舅舅》 “有关历史的导向原则:其一是一切史学的研究、讨论,都要导出现在比过去好的结论;其二是一切上述讨论,都要导出现在比过去坏。第一个原则适应于文化、制度、物质生活,第二个适用于人。” “治史要有两种态度:一是科学态度,那就是说,是什么就说什么;二是党性态度,那就是说,是什么就偏不说什么。” “我”不能把话筒的事写到舅舅的传记中,因为有关部门会认为这是影射。只有真正做过这样的事,才会害怕,认为这是影射吧。 中国社会正一步一步走向未来世界。 《2015》话里行间透露着讽刺,可怕地揭示了现在的一些现象。 “我做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拖延了很多时间,来逃避我的命运。”

读完觉得是禁书系列啊~

《白银时代》读后感(五):不是未来,还是过去

《白银时代》叙事结构和《万寿寺》很像,一边是“我”的生活,一边是“我”写的小说,依然是聊天的笔调。真真假假,真假不分。 从写作风格上看,王小波的小说出现再荒诞的情节都不会让我惊讶。因为已经习惯了他的上天入地的想象力。 语言还是很幽默,虽然读完没大懂。有一段关于“失眠”的描写相当精彩: “失眠就是睡不着觉,而且觉得永远也睡不着。身体躺在床上,意识却在黑暗的街道上漫游,在寂静中飞快地掠过一扇扇静止的窗户,就如一只在夜里飞舞的蝙蝠。” 《未来世界》里的未来不是科幻,它是发生过的现实。 小说虽然把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了21世纪,反映的时代背景依然离不开文革,写作从奥威尔的《1984》中得到启发。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这类的知识分子只能被重新安置,从事体力劳动,每个人只能用英文作为代号。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从这篇小说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手法上将故事不断地重述: 事件本身包含多个方面,选取不同的视角,将组成事件的多个元素拼接在一起,才是事件的原貌。所以在王小波写的故事里,总是有不断地重述和几乎无尽的可能性。 二、内容上平淡轻松地叙述死亡: 上篇第一章:“他死于一次电梯事故,一下子就被压扁了,这是个让人羡慕的死法……” 下篇第二章:“因为屠宰厂里面是全自动化的,所以他就被宰掉了,但是他的骨骼和

《白银时代》读后感(六):一部现世版科幻

为什么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依旧没有明白意义何在?单凭我的个人感受,私以为银子的世界,就是一面没有边际的大镜子,能看到的唯一活物,就只有自己罢了。世界那么大,能看到的只有自我,何其孤寂,某种人类宿命的描述。刚开始看故事,觉得很零碎,虽然王小波的风味依旧,但没有一个清晰的叙事线,我以为是如同黄金时代一样的,有比较强的现实感。一直看了一半,看到一个点评,说白银时代有效仿奥威尔1984,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一部科幻小说。既然定位为科幻小说,很多零碎的叙述就变得很必要,毕竟一个科幻世界,一定是写作的时代所不能想象的情景,存在一定知识代沟的,不叙述清楚,很难让人感觉到幻觉。而之所以我没能感受到它的科幻,实在是因为科幻的年代只到2015年,虽说和当下有一些偏差,但考虑到当朝的魔化现实主义画风,二者的内在与外延其实是没有太大偏差的。读《黄金时代》的时候,对于性的描写如此频繁直白,还略有不适,白银时代简直就是直面人的本能,性的欲望基本是故事中人物存在的根本动力,一个又一个的女的爱着王二,通过性的方式与这个有真性情的男子,或许可能是那个科幻世界里唯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吧。博士朋友说,性自由是政治自由的第一步,亦或者可以这么说,当政治自由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封禁后,性自由是作为人这种有意识的生命体最后的底线,如果连性自由都被取缔了,人类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极权主义借理性之名,试图控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控制的欲望之强烈,与其说是理性使然,不如说是超神的欲望。

比起探讨极权主义的可怕与荒谬,王小波的文笔的趣味性,往往冲淡了这样严肃的问题,很多极为犀利敏感的描述,也舒缓了紧张的气氛,给读者带来的更多是暗暗窃笑。性的描写也并非传统情色观感,而是如同黄色笑话一样,真实风趣反叛,浓浓的反体制意味,光是读者的阅读似乎都为埋葬体制撒了一片土。体制试图禁锢人心,改造人的意识,去个性化的结果在文中以“数盲症”来描述,而数盲症的后遗症就是人失去思想,创造力,成为体制中千千万万单一的形象,但体制本身又是需要生产力的,于是没有得数盲症的就成了体制存活的动力,极权体系中的功利主义,蔑视知识分子,社会阶层的固化,政治运动的残酷,人性的堕落都深刻而形象的出现在王小波笔下。作为虚构性的故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冠以中国之名,就显得很扎眼了,毕竟在体制内影射体制,是存风险的,比起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勇气更令人钦佩。

《白银时代》读后感(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我读的这本的封面就有上面这段话。作为王小波时代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白银时代》延续了《黄金时代》的风格,讲述了“我”在大学时代的生活,爱情与罪过。这本书除了《白银时代》,还有《未来世界》、《2015》和《2010》。

只读过《白银时代》与《黄金时代》两本王小波的书,两本书中都有很多关于性的描述,看得血脉喷张,还有一些脏话,土话,之前没有读过这样的作品,总体的感觉是真与夸张。书中的嬉笑怒骂,玩世不恭其实是王小波的呐喊。

王小波生在国家社会畸形的时代,社会对人,对人性的压迫已经到了无法尽言的地步。王小波是痛苦的,他的少年和青年收到了社会氛围的压制,因独特的性格遭受到摧残;王小波也是幸运的,正如很多同时代的人一样,有这些经历的人有了创作题材,有了生活阅历,经过苦难的人写出的东西往往更能引起共鸣。王小波要把那段自己的经历写给读者看,小说家不是史学家,要详细完整真实的记录历史,小说家通常将历史融进作品,让故事发生在历史中,在故事中关注社会变迁。那个时候的社会气氛,人的愚昧无知,对艺术家的摧残,对艺术的践踏被那个年代的小说家们看在眼里,所以才有了层出不穷的反映那个年代故事的作品,虽然政治环境不允许海阔天空的去谈那些历史,但是在小说中有所涉及,警示后人是这些小说家们想做的,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王小波的语言诙谐,讽刺犀利,用语大胆,算是讽刺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家了。小说中的语言其实言过其实,却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荒唐的不是语言,荒唐的是那个社会,整个社会的混乱与昏聩导致了整个国家到处在上演着荒唐的悲剧,人们心中在流泪,社会在负罪,国家的战后伤痕在越加扩大。王小波就在大声疾呼,要解放个性,要尊重个人权利,要还艺术家以尊严,还社会以正常的秩序。国家不仅要让百姓笑,也要允许百姓哭,如果整个国家都是都是笑声,一片太平盛世,那也是犹唱后庭花,听听百姓的呼声,听听百姓的哭声,如果真能做到,国人会更好,国家会更好。

如果多一些王小波这样大声喊出来的作家,少一些舞文弄墨,卖弄学问的人,少一些毫无营养,转瞬间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网络作品,中国的文化环境会更好。有的人愤世嫉俗是嫉妒,是无病呻吟,有的则是社会的象征,社会的向导。

推荐阅读
  • 写作指导:读后感的写法

    写作指导:读后感的写法

    读书之后,经常要写读后感;观影之后,也需要写观后感。那么,读(观)后感这种文章应该怎么写呢?从 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

    11-15

  • 《路遥传》读后感

    《路遥传》读后感

    读完《路遥传》,掩卷沉思。在想啊,作为一个传记爱好者,今年先后读过了林徽因、张爱玲、杨绛、林肯、拿破仑、阮玲玉、三毛、梅耶马斯克,等等。坦白讲,有些挫折困难,对

    11-04

  • <中国希望在延安>读后感

    <中国希望在延安>读后感

    观看《中国希望在延安》这部影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延安的独特魅力和重大意义,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

    11-02

  • 人民日报【夜读】有感:让人放心,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人民日报【夜读】有感:让人放心,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关注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有一种能力,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那就是让人放心。让人放心,看似简单的三个字

    10-26

  • 爱生如己 育人先育心——蓝若天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爱生如己 育人先育心——蓝若天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视频加载中...蓝若天,本科学历,二级教师。曾获胜利小学优秀教师称号。自从教以来注重自身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

    10-26

  • 读后感之《致加西亚的信》

    读后感之《致加西亚的信》

    这本书很薄,130多页,读起来比较轻松,内容很简单,道理也很浅显。但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让这本书入选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前10名,我却是近期才听说过这本书。别人分

    10-23

  • 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文|秋韵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林徽因传》读后感~原生家庭和才女们(一)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说过别人,也曾被别人说过,越优秀越如是。林徽因这个民国时

    09-23

  • 高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篇1  曾经,有这样一条沟,又脏又臭,蚊蝇成群;沟附近住的人过着这般生活,住在将要倒塌的房屋里,传染病在此肆虐,下雨天,臭水携着大尾巴蛆和一些尸体冲进

    09-23

  • 古诗词读后感

    古诗词读后感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丙辰中秋,畅饮达旦,沉醉至深,遂作此篇,以兼怀子由。明月何时有?把酒询青天。未晓天上宫阙,今夕系何年。吾欲乘风归往,却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

    09-16

  •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编者按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或许很小,是课堂、朋友和家人组成的小小天地;或许很大,有爷爷奶奶讲述的过去的故事,有书本编织的未来的梦境。“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

    09-0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