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会议》的读后感10篇

发布者:齐州胡子 2021-11-13 01:28 原作者: 文章吧

《视觉会议》是一本由[美]David Sibbet(大卫•西贝特)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00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视觉会议》读后感(一):变革会议形式的工具

视觉思维技术引入或许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想方法和工具。

真的是一种转换?需要我们更多实践。我们已习惯了照本宣科,传达指令式的层级严谨的会议。所以或许这种会议更适合商业公司的会议类型,并且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引导集思广益。

《视觉会议》读后感(二):化繁为简,效率倍增。

可结合视觉沟通的七种武器:自己与自己沟通—思维导图,小组讨论、同事讨论—告示贴,大团队看板—图形引导,决策—模型图(决策图),执行—白板,传播--幻灯片(可加音频、视频等),拳头—双手——《视觉会议——应用视觉思维工具提高团队生产力》,化繁为简,效率倍增。

《视觉会议》读后感(三):还原一个认知的过程

在这里作者给我们的不是怎样一个工具的好处,而是在怎样一个过程下我们能够更容易参与其中,吸引与会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参与,这个过程如果采取了书中一些方式会更有效率。

图像是我们发明文字之前就有的认知,手势是我们学会语言之前的工具,这些原始的行为加上现代的系统思维会给我们全新的体验。

《视觉会议》读后感(四):由内而外,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

1、教你方法。特别简单单有效的视觉化呈现方法。

2、给你思维冲击,看待问题 和思考角度都会截然不同。

3、附赠好玩的玩法。这其实是些基础的案例,其中有好多都会让我觉得,哇塞,马上可以拿到团队工作中来用,而且还很有趣的感觉。而更重要的是,一切都是开放可扩展的,只要思路上有感觉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创造自己的游戏。

《视觉会议》读后感(五):简单问题复杂化理论化

小时候上课老师的板书还记得么?一道道数学题,一个个物理定义,一个个生物学知识。那时没有PPT,很少幻灯片。通过老师黑板的比比划划,我们思维不断跟进。是不是感觉比现在快速跳过的幻灯片好很多? 这其实就是视觉会议。怎么由外国人提出一下就成了新的产出提升的好方法?团队效能提升的力气?PPT有ppt的好,纸头涂鸦有纸头的诱导功效,把一次会开好,把理论讲透不在于视不视觉,在于演讲者的条理,和演讲的功力。其实视觉会议我们自己一直在做,焕然大悟只是因为你太崇洋媚外。

《视觉会议》读后感(六):好玩,有用

[email protected] 译的《视觉会议》,是很棒的一本书。

大部分会议都冗长、枯燥、效率低下,而如果在会议中增加视觉思维,我觉得会变成有趣的事,会议也会卓有成效。视觉化之所以有效,是不是因为画图比文字好玩,容易拉近人的距离?这本书有大量的实例,本身就是有趣的书。

我曾参加过臧老师的视觉会议培训,活动现场也非常有趣味,让我印象深刻。对于绘画的爱好,已经尘封多年,经由那次活动启动,一发不可收拾,在阅读了这本书以后,也决定以后要多尝试手绘。

《视觉会议》读后感(七):漂亮的想法,枯燥的书

在任何组织中活动,务必面对的就是会议。在公司面对林林总总的会议,谁都不会是“开会去!”而是“又开会啊?”。就冲着书名去看这本书,希望能够从其中获得一些东西,提高会议的效率。

估计花了7个番茄钟的时间浏览,关键是看到后面实在没有办法看下去了。

1、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本来的表述,怎么读怎么不好读。毋宁两可的表述让我必须不断地翻读。

2、看目录就知道了,内容很零散。种种的工具、方法、概念、理念、案例,不是嫌多,而是嫌它编排不合理,都是简单拼凑,让人看晕了。

3、与其说是视觉会议,倒不如说是视觉管理(沟通)。

当然,书中所强调的图像引导的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能提高与会者的参与性,并达到客观、生动地进行组织整理,有利于激发参与者的创造性。

同时让我联想到,让“黑板与粉笔”回归,图像引导用于培训、讲授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则。真正视觉会议更重于思考和实践而非形式感,千万别为画图而画图。

《视觉会议》读后感(八):《星球大战》特效团队的项目总结视觉会议

怎样从项目总结中学习?怎样让接下来的项目从这一次成功中收益?怎样在2小时内组织35个人开一次热烈的讨论会?刚刚出版的中文版《视觉会议:应用视觉思维方法提高团队生产力》一书透露了世界领先的电影数码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项目管理会议片段。

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是大导演乔治-卢卡斯成立的一家电脑图像制作公司,他们的卓越工作开创了在电影中运用数码特效的新时代,并协助《星球大战》作为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他们不断保持行业领先的秘诀之一,是从项目中及时学习的能力。而他们的学习应用了视觉思维工具。

在刚刚完成一部电影的制作之后,工业光魔要趁热让各个不同职能部门分享从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以便下一部电影受益。这一次,他们有35个人要参加,会议打算只开两个小时。他们给本书作者、图像引导师大卫-西贝特打了电话,请他来引导项目总结会议。

根据任务特点,西贝特为工业光魔设计了上面这个视觉会议模板,并引导了整个过程。这个模板是由1米多高2米多宽的大纸,这个巨大的尺寸为小组讨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显示界面,所以它很容易就成为整个总结会的焦点,带动所有人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被听到,被记录在大纸模板上。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分享了学到的一切。

可能你想不到,这家运用最发达电脑数码科技创造奇迹的公司,在项目管理和进度跟踪上用的却是原始的手工模拟的视觉工具。其中,有一种是工作室使用状况显示图,一个是项目进度图。

在临近不同工作室的门厅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显示板,板子上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标出每个单独项目。卡片上写着项目的基本信息、什么时候开始拍摄、拍摄的类型以及将会用到哪个工作室。在项目开始的时候,这张卡片就挂上去,项目结束就摘下来。通过这些卡片,人们就对工作室设施的使用状况一目了然。

工业光魔公司还有一个项目协调员,她每周都要详细更新一幅项目进度甘特图。这幅图用不同颜色标出了项目的五六个阶段,不同信息都画在磁板上,显示出两个月的工作进度。不同阶段是由一两块不同的磁板接起来的,一块接着一块,显示不同阶段将持续多长时间。项目协调员每周都要详细地更新磁板的进度。实际上,这个进度更新的工作要花去不少时间,但它让每个人都能一下子看到项目进度的完全画面。

在这本《视觉会议》中,你会看到如何组织以上这种会议、制作这种项目管理视觉工具的方法,还有更多应用视觉思维工具提高团队生产力的故事、方法和窍门,不只是有项目启动和跟进,还有促使团队产生更好的想法,作出更好的决策,以及更投入地把项目作出结果的鲜活案例和指南。

作者大卫•西贝特(David Sibbet)是全球图像引导与视觉思维领域的领导者,美国组织发展协会(ODN)在2007年授予他会员奖,他从近40 年的经验中,揭开为苹果、惠普等硅谷传奇及美国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美国拯救红树联盟等非盈利机构设计与带领富有成果会议的秘密,在书中汇聚了让会议充满创造力与生产力的大量练习、诀窍和建议。《视觉会议》中文版由臧贤凯翻译。

《视觉会议》读后感(九):用图像引导法探索”我是谁“

lt;原文开始>“这一天,我们要做一幅小的图片拼贴,说出我们生命的深层目的。她说:”相信你挑选的图,快速做出来。“我们只用了大约20分钟,就选好了图并贴起来。接着,劳丽要我们快速写一份个人陈述,填出下面的问题:我是那个——的人,我对你的需要是——,我给你的天赋礼物是——,我必须对你说的是——,我害怕的是——。这些简单的问题带着我写了一份很棒的个人陈述,我现在还回去找灵感。</原文结束>

在年底年初做个人规划或个人战略的时候,总是要面对”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那些指导个人发展的好书,比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及博恩崔西的书中,好的个人管理方法也通常是以”我是谁“这个问题作为基础。在这些书中也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指导方法,我发现自己可能不适应它们。

我自己在做自我探索的时候,往往一时找不到确切的答案,即使这次找到了一种回答,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新的意义,从而知道上一次对自己的了解没有触到内心深处。同时,我还发现,让我听到内心深处”叮“的一声的,往往是那些偶然遇到的启发我的物象或者画面,但是,在我做个人规划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往往想不起遇不到这类画面,所以,也就听不到内心那个”叮“的声音。

直到几年前,我在《视觉会议》作者大卫-西贝特的博客中看到新的方法,也就是用视觉图像做自我引导,我一下子开始走出这个困扰。大卫-西贝特是美国资深的组织发展顾问,他是图像引导这个行业的开创者。他说,作为一个负责引导组织发展、团队学习的专业人士,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的发展,了解你是谁,才能让自己定下来,才能让自己静静地倾听。

所以,在他的博客文章中,他会细腻地记录他自己的反思,他自我发现的探索,他和同修与客户通过画图的方式探索心智模式,从隐喻图像中了解自己、理解世界。这些图像引导方法,除了在大白纸上画图,用便利贴参与探索,还可以用图片拼贴。可能对于不适应传统语言方法的很多人来说,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个可以听到”叮“的声音的途径。

在《视觉会议》的第8章,大卫介绍了好几种运用图片与自己、与团队互动的方法。这里的引文是本章开头介绍的”心灵拼贴“自我引导法,它的妙处很难用文字描述,因为只有在你自己动手做的时候才会体验到那个豁然开朗的释怀时刻。

我这次对照着《视觉会议》的新书,又做了一次”心灵拼贴“。尽管这次手边的杂志图片不够丰富,却还是接触到了一个过去我只是感觉有却一直没看清楚的矛盾,从我拼贴的图片上,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内心想要做的是什么、我天赋的不同是什么、我要跨越的障碍是什么。可能换了不同时候,我会遇到对自己的不同解释,不过这一刻,我知道我跟内心的自己连起来了。

lt;原文开始>”丰富的图片,开启了我们的梦想和象征的思路,帮助我们建构意义深远的故事。我认为完全的投入,意味着身体、心智、心灵和精神四个方面的投入。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思考的同时,与其他感觉取得平衡。“</原文结束>

我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想象对我还不够,我需要让自己的眼睛看到启发自己的画面,从而走进自己内心的故事情境。我沉浸在其中,我定下来,我获得直觉的灵感,在过去需要很多时候、很多次才会陆续拼接起来的意义,这一次,在同一时间、短时间内就拼接起来,我一下子看清了内心一块比较大而且完整的拼图,这种大图是内心深处真的感觉。

引导者自己,在承担引导团队的责任之前,用这种图像引导的方式可以先看清自己。接着,可以引导团队一起看自己。团队学习需要把心智模式摊开来,传统的语言交流的方式也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阻力,换成用画图的方式,有更多机会举重若轻,降低人们的阻力和拒绝。而图片拼贴的方法,与画图的方式可以相互支持使用。

《视觉会议》也说,<原文开始>”特别是当人们需要改变工作方式或相互关系时,更需要尊重差异,平衡感觉。图片拼贴把我们的心门打开,并提升了敏感的层次。“</原文结束>

推荐阅读
  • 读后感系列作文

    读后感系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西峡县城区四小 五九班 王志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这段话让我们走进了一场群雄的纷争,在这些群雄之中,令我最为喜的就是被称之为“...

    03-22

  •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蒋欣分享《甄嬛传》华妃番外读后感:时常想念那段时光

    综合报道3月18日,演员蒋欣称自己看了新出的《甄嬛传》华妃番外,写下一封给华妃的信:世兰,许久未曾与你这般“对话”,看过新的华妃番外,回忆起了和你相处的日子。记得...

    03-20

  •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二写一篇读后感优秀范文4篇
  •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的方法

    三步写出完美读后感。启问童年阅读工坊。三步教孩子写出完美的读后感。大家好,我是金子。这篇视频一定要看完,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攻克读后感这座大山。孩子们要不要写...

    03-08

  •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奇幻与现实交织、命运与传奇共生的巨著,读完令人久久沉浸在其魔幻而深邃的世界中。 马尔克斯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构建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

    03-02

  •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

    《书海留痕:如何写出动人的小说读后感》文/姜磊在阅读的广袤天地里,小说宛如一座神秘的花园,每一页都藏着不同的景致与故事。当我们合上一本心仪的小说,内心往往被种种...

    03-02

  •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一转眼,寒假过半,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孩子的寒假作业还有读后感没有写?读后感怎么写?有没有速成法呢?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篇读后感:首先,明确读后感的核心——感...

    02-27

  •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读后感

      【编者按】在科学探索的星空中,每一颗好奇的童心都是一颗闪耀的星辰。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科普创作与传播能力,本报与多所中小学联合建设“科技...

    02-27

  • 我爱写作

    我爱写作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想必同学们都阅读了不少书籍吧老师有没有让你写读后感啊读后感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来自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吴周芬老师分享的读后感写作技巧希望能对同学...

    02-22

  •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这篇分享两本书读后感,本来是过年期间写的,但中心思想一直没提炼,所以搁浅了,这次改改发出来,大家可以当做随笔看看。首先说说《稻盛和夫如是说》这本书,据说是作者收...

    02-2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