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继续沉默》是一本由[以色列] 亚伯拉罕·耶霍舒亚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人继续沉默》读后感(一):《诗人继续沉默》:注定不会沉默的经典
看了几个中篇,第一感觉就是能把虚构的情节写得如此真实而自然,作者的功力简直了!同时他的语言中有一种诗歌的沉静、神秘、优雅和独特的韵律,我喜欢这样的叙事和表达!与这些相比,国内网络小说那种挖空心思构思情节的做法简直弱爆了!小说最重要的还是语言、叙事和表达方式,惊奇的受众是有限的。最后感谢译者,让我们欣赏到如此优秀的作品!
《诗人继续沉默》读后感(二):诗人继续沉默
我看作家们的小说选集,往往喜欢倒着看一尾一头。该书《诗人继续沉默》的结尾是张洪凌的《译后记》,一口气读完,大体了解了作家耶霍舒亚的生活经历和文学成就。在炮火声不断,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世仇中,作家的从军经历特别吸引人,仿佛感觉到了一名年青的犹太军人,正在追捕与反追捕,屠杀与反屠杀的高度紧张氛围,猜想着一名军人所写的书一定会和战争、屠杀等一些特殊的心理、人物有关,这些正是我们平时在中国文坛上很少看到的,因此产生了一种要尽快读完此书的强烈好奇心和冲动。 该书第一篇小说题目《诗人继续沉默》,与书名刚好相同,我想这大概是译者和编辑们苦心安排,或者说第一篇小说肯定有它过人之处,有它特别吸引读者地方吧。用了半天的时间读完第一篇,到现在还沉浸在人物故事里,对那个处在临界边缘的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的生活有些心痛。我想一个智障的孩子,他的灵魂应该是干净和正常的,他对人类之间的互爱是能够感知和接收的,只是不算于表达和反馈而矣,或者说他采取了一些有异于常人的表达形式,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最直击心灵、最令人感伤的。我们甚止不知这智障孩子叫什么名字或者根本无关紧要。在他六岁时,他以他的方式表达了母親去逝的隐性怀念。他将母亲的照片埋在白杨树下的老白灰堆里,用母亲的旧毯子包上,并在照片上划了几刀。这孩子也太思念妈妈了,他的这些行为太诗意化了,做了一些我们这些所谓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一些事情,令我特别感动,让人潸然泪下。看到这里,激动之余,迅速拿起笔写了一首小诗: 心中的影像 挥之不去 延长着黑暗 解脱 解脱 只好将她的照片 埋葬在白杨树下 老石灰堆里 让它发白发亮 变成一道 永不褪去的白光 还要用她 用过的旧毯子 包裹她的照片 再狠狠地 在上面划上几刀 让那从前的味道 刻骨成琢 这首小诗写得不一定好,但表达了我对孩子的欣赏和喜欢,以至于刚开始还以为这孩子具有天赋异禀,还会有惊人之举呢,吸引我不断朝下看。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他在学校课堂上,得知自己的父亲是诗人,而又从父亲那里得到证实以后,他的激动无以言表;当父亲告诉他已封笔多年不再写诗时,他眼里满是失望和不解,还以为是自己打扰了父亲的写作,总是悄悄溜出去;还把父亲写诗的小便笺笔记本一张张撕下来,撒落在写字台上、房间里和走廊上,以引诱父亲继续写诗;他还以自知的、隐晦的表达来写诗,展现他对诗的狂热。啊,这孩子简直是上帝派来的特殊信使,将上帝的福音与爱语转达给我们,只是我们不懂罢了。我对他深深怜惜而又祟拜。我以一个东方人的情感方式,但求他的父亲善待他,对他父亲退休、卖掉房子、出去旅游,却把他交给一位订书匠的行为感动无比心酸和难过;我若有这样的孩子,我将无比珍惜,会和他欣然共渡一生,直至生命长逝。当然,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情感问题上也许有认知差异吧。西方人或许更理智一些,以他们的方式来看,长辈们总有离开或死去的那一天,孩子们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总有要独立面对世界的那一天,因此奉信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西方人,他们这样做也许是正确的,也许是命运的残酷选择。 也许是我个人的偏好吧,我对这孩子的喜欢与关注到了痴迷的地步,凡是与他无关的段落总是一览而过,凡是与他有关的段落和文字都觉得无比华丽和厚重,总是看了回头再看。单从这一点来看,个人认为作家无疑是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能牵着读者跟随他的文笔、跟着他的思绪俯仰高低,不得不令人由衷钦佩。 当然,对这孩子的父親,一个辉煌已过、沉默迟暮的诗人,对他的那份孤独落寞和无耐,也有着强烈的共鸣。这也许是对一个普通中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吧。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光阴不留人的虚耗,引发了人们心里对时光逝去,而又无可耐何的那份淡淡幽伤,仿佛我们人生的影子都在那里,仿佛是我们生临其境的缩影。这位犹太人作家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揭示生命的真谛,体现了犹太文化作为三大宗教发源地而呈现的强大哲学生命力。 个人觉得本篇小说的中文行云流水,恰到好处,非常精彩。虽然我只看了书中的第一篇,就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最后以第一篇小说结尾的一首小诗作为结尾,以飨自己和其它有缘人。 疯狂 没有韵律。 扭曲, 毋需截断的诗行。 让人困惑的重复, 随心所欲的标点符号。
《诗人继续沉默》读后感(三):日常中的紧张,荒诞中的隐喻
——读[以色列]亚伯拉罕·耶霍舒亚《诗人继续沉默》
文/月昭然
本书是由英译本转译而来,共十二篇小说,张洪凌、汪晓涛两位译者各译六篇。
我国现在引进了很多外国小说,但欧美日韩居多,以色列作家的作品难得一见。提到以色列,难免想到在历史上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想到耶路撒冷这座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城,想到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土地,绝望与希望,死亡与新生,鲜血与信仰……
作者是“以色列文学铁三角”之一,另两位是阿摩司·奥兹、大卫·格罗斯曼——另两位的作品我都没有读过,好想读一读是什么样的文字组成了铁三角。在还未开始阅读的时候,我猜测了一下书中的基调:作者受所处的环境影响,想必会有灰暗,反战,压抑,恐惧的调子,看过之后发现还有很浓重的荒诞。
《诗人继续沉默》讲一个年老的诗人,封笔退休,两个女儿出嫁,他与智障儿子一起生活。儿子虽然智力低下,遭受同学霸凌与老师的漠视,但内心温暖,事事尽到他的最大努力,试图完成作业,为同学主动服务。当他得知父亲是位封笔的诗人后,他还努力写诗,最终发表并署上了父亲的名字。儿子笨拙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我想起我的一个邻居,小学与我同班。因为不怎么说话,有同学欺负他。他的母亲,一个妆容精致衣着时尚的女子,来学校找老师谈,与欺负他的同学谈,想改变孩子的处境。听人说他的智力有些问题,但我并没有觉得他与常人有什么明显分别,除了极度不爱交谈。他也向我问功课,也试图完成作业,应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由于与同龄人缺乏交流,他一直被孤立。一年夏天,有一场大雨,他帮我推出了浸泡在雨水中的单车。他很像小说中的那个男孩,世界向他展示冰冷残酷的一面,他却回报以热情与善良。这个故事是有光的,父亲抑郁低落、彷徨苦闷,而儿子身上却散发出温柔的光芒。
《与小雅利的三日》结构比较复杂,共分36节,现在与回忆、现实与梦境、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交织。讲一个粗枝大叶的女人和她丈夫为准备考试,把三岁的孩子托给曾爱过她的男人照看三天。男人有了女友,但还没有结婚。孩子的母亲显然有欠考虑,她难道不怕那个爱而不得的男人谋害她的儿子吗?她难道不担心未婚男子在照顾孩子时因经验不足出现疏失吗?读者不禁要替那孩子感到紧张。三天,短暂又漫长,孩子三次遇到危机,最终有惊无险。一是孩子刚送到时,男子动了杀机。在动物园任他行走在危险的墙上。二是男子任孩子生病而不顾,认为孩子的健康不是他的责任。三是一条逃跑的小毒蛇藏在了男子住所的某个角落,随时可能威胁到孩子的安全。虽然小说描写的都是男人带孩子的日常琐事,读者却时时捏一把汗,提心吊胆。
《漫长而绝望的一天,他的绝望、妻子和女儿》讲一个被派到国外的工程师回国以后的日常。绝望,因为他一度被外国医生诊断为患有不治之症——虽然回国后医生告诉他是误诊,但已经在他心里种下了怀疑的种子。由于外派太久,回来以后他无法融入公司,也无法真正回归家庭,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了隔膜与疏离。
《一九七零年的初夏》讲一个年老却不肯退休的经学讲师,突然接到儿子的阵亡通知,他悲痛、寻觅,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
《六一二导弹基地》讲一名讲师去导弹基地给士兵上课的不愉快经历。
《沉睡一整天》讲两个工人不堪在倾盆大雨中劳作,翘班回家睡觉。相信加班过度的疲劳上班族看了会有共鸣。
以上六篇,比较贴近现实。另外六篇,荒诞色彩更浓厚一些。最魔幻的当数《老头之死》,邻居中有个永生不死的老头,众人想让他死,便为他办了葬礼,合力把还活着的他埋进土里。这是作者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成名作,译者在译后记中介绍了其隐喻的含义。《面对森林》、《一九七零年的初夏》中的隐喻与典故在译后记中也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洪峰》里不断学习狱规的看守,象征身处低层、被洗脑的旧秩序维护者,当毁灭旧秩序的洪峰到来时,比他级别更高的当权者都已逃走,只留下他为旧秩序陪葬。
《最后的指挥官》是反战题材的小说,讲一个指挥官带着他的部队不参加作战演习,在演习地点呼呼大睡的故事。这样的指挥官,在现实中恐怕要上军事法庭。
《雅达尔夜行快车》、《佳莉娅的婚礼》这两篇暗藏的含义较为隐晦。《雅达尔夜行快车》讲一辆列车每天从村庄经过,平安无事,却有村民嫌日复一日重复的事件太单调,非要搞点事情,设计让列车脱轨。村民们前去救援,还把脱轨的责任推给一开始极力反对他们的老站长,手段实在卑劣。《佳莉娅的婚礼》这篇,我推测有诸多情人的佳莉娅可能是圣城耶路撒冷的人格化象征,诸多情人对佳莉娅的爱象征着众多势力争夺耶路撒冷。
本书收录的十二篇小说中,很多主人公有相似的特征——底层男性,知识分子,参过军,父亲,这些角色身上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耶路撒冷,导弹基地,战争,军人,这些元素又有着以色列鲜明的特征。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以色列文学的窗口,译者的译后记也很值得一读。
2018.09.16
(捉了一个错:93页倒数第7行“耶尔还不错”应为“哈娅还不错”,孩子的母亲叫哈娅而非耶尔。)
《诗人继续沉默》读后感(四):耶霍舒亚:诗人继续沉默,人们隔绝而孤独
1990年代某年,我同时读到了两本 《情人》:一本是众所周知的杜拉斯的 《情人》,一个法国姑娘 “我”和她年长的中国情人;另一本是以色列作家亚伯拉罕·耶霍舒亚的 《情人》,这本书当时在中国读者中不那么著名,但里面的一对情人,却同样超乎寻常。小说发表于1977年,在当代以色列文学中,它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这是第一部让一个阿拉伯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当代希伯来语小说。
再读耶霍舒亚的新作 《诗人继续沉默》时,25年已经匆匆掠过。耶霍舒亚也已有多本作品被译成中文,中国读者对他亦不再感觉到那么陌生了。毕竟,他是以色列当代文坛上与阿摩斯·奥兹、大卫·格罗斯曼等人齐头并进的著名作家。
人与人、人与社团、人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和疏远,是耶霍舒亚关注的主题
《诗人继续沉默》是一本小说集,收集了耶霍舒亚12篇短篇小说。第一篇小说就是 《诗人继续沉默》,讲的是一个年迈的诗人和他有智障的儿子之间的关系。儿子的智障,给了作者一个新的角度,来描写他在自己作品中经常触及的主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因为距离而产生的孤独。隔绝和孤独都是耶霍舒亚关注的主题:人与人、人与社团、人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和疏远。这篇小说从暮年的 “我”,来描绘他和无法对他作出正常反应的儿子之间的疏离,以及儿子那倾尽全力、笨拙地试图用某种方式表达自己、表达对父亲的崇拜和希图与他交流的愿望,读来令人更觉悲凉。
《与小雅利的三日》,也有很多细腻动人、令人伤心之处。小雅利的父母因为需要突击复习考试,希望主人公能够照看小雅利三天。主人公爱的是小雅利的母亲,而不是自己的女朋友,也知道他的好朋友在爱着自己的女朋友。在照看小雅利的过程中,他在孩子身上不断地看到的是他的母亲的影子;三岁的生病的孩子,一边做着孩子们爱做的事情,一边又似乎有着成年人的忧伤和智慧,在耶路撒冷这个古老的城市那酷热的夏天和孩子的高烧中,传递着故事中人浓郁的感情和不安。
和 《与小雅利的三日》中的男主人公一样, 《佳丽娅的婚礼》中的男主人公也是个前男友,只不过这个前男友的爱更纯情,更绝望,也更无助,依稀倒是有些鸳鸯蝴蝶派的味道。不同的是,张恨水、郁达夫们的主人公大概只是在无人之处伤心垂泪,而佳丽娅的前男朋友们却纷纷结伴而来参加她的婚礼,而从前并未明确表白的主人公,却一定要在心爱的姑娘的婚礼那一天,向她告白,他是多么热切地爱恋着她。
孤独、消极、忧郁和不再那么年轻的青年,是耶霍舒亚小说中常见的主人公
上述几篇小说都比较私人或者抽象,换掉希伯来语名字、换掉以色列的地名,这些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而后面的 《面对森林》,却很明确地是发生在以色列。一个孤独、消极、带着浓厚的忧郁和失败主义情绪的不再那么年轻的青年——这是耶霍舒亚小说中非常常见的主人公——主动要求去当护林员,同时还在进行自己的研究课题——十字军东征。和他朝夕相处的是一个阿拉伯人。犹太护林员不懂阿拉伯语,阿拉伯人不懂希伯莱语,而且还是个哑巴。哑巴带着一个孩子,每天为护林员准备伙食。
这片森林生长的地方,从前是一个阿拉伯村庄。很可能就是哑巴阿拉伯人的村庄。 “自从他在阿拉伯人耳边吐出那个消失的村庄的名字以后,阿拉伯人就变得疑神疑鬼”,而且护林员毫不怀疑,这个阿拉伯人的妻子们(在他脑子里,阿拉伯人一定都是多妻的)都是在这个村庄里被杀害的。现在,他和哑巴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的女儿朝夕相处,周围经常是前来点着篝火野营的访客们。在他的孤独中,他盼望着灾害来临,将这一切毁灭,而当他真的带来了毁灭之后,他又很方便地嫁祸于哑巴阿拉伯人,而哑巴阿拉伯人,根本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和能力。
人们公认,这篇小说,触及的就是从以色列诞生之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
下一篇 《最后的指挥官》,则更加明确地提醒我们,我们读的是一篇以色列小说。在作家笔下, “战争”是这个国家基本的存在状态。小说里描述的军人,更多的是人,在以色列灼烧的艳阳下,在悬崖峭壁间徘徊的一群疲惫不堪、无所适从的士兵们。“在夜里,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梦见战争。”这一群士兵接到命令之后,指挥官阿格农把部队带到一道渠沟里,脱掉军装,懒洋洋地睡觉。士兵们也听从命令,稀里糊涂地昏睡着。另外一名指挥官乘着直升机从天而降,雷厉风行地指挥这群士兵执行命令,行使他们军人的职责。七天之后,就像他突如其来地从天而降一样,他又突如其来地升天飞走了,士兵们再次回到了懒惰的阿格农的指挥之下,在烈日下继续昏睡。——他们并不需要战争,甚至也不需要这神圣的国土,他们恐惧、疲惫,他们只想睡觉,只想活下去。
这几篇小说,我可以简单地总结出耶霍舒亚的人道主义、反战和对生命的赞美,最后一篇 《老头之死》,读起来却稍有困难,因为这里的老头一千多岁了,却没有衰老和死亡的迹象,于是,那位收留他的好心妇人阿什特太太便和邻居们串通,将他活埋。主人公马上又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担忧:因为他也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老头,他们也可以认为他太老了,然后选个时机将他埋掉。
从希伯来语到英语再到中文,成功的翻译帮助读者忘记了语言本身
一口气读完全书,这才想起,原来这本书最初是用希伯莱语写的,后来被翻译成英文,再后来由张洪凌、汪晓涛两位译者译成中文。在我看来,这是翻译上一项难得的成功:在翻译过程中,两位译者成功地用中文传递了文字的内涵,让读者沉湎于或故事或情感或现实或梦想或魔幻现实,而不是纠结于语言本身。以我自己肤浅的翻译经历,我意识到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因而相信译者一方面有深厚的中文和英文素养,亦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另一方面,也一定是花费了很多心思,力图传达原作者的意图。
我从张洪凌写的后记中了解到,另一位译者汪晓涛的学业背景是政治学。碰巧,这本书的前六篇和后六篇之间,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前六篇可以说是所谓 “纯文学”,而后六篇,则带有较为强烈的社会内容。这两个方面,在耶霍舒亚的作品中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里区分来看,也仅仅是强调一下它们之间份量的分布不同。我只是发现了这个巧合 (也或许是两位译者有意的安排),翻译前六篇的张洪凌受过专业文学创作的训练,教授语言和文学创作,是王小波、铁凝作品的英译者;而翻译后六篇的汪晓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翻译过政治学大家亨廷顿的名作,其政治学博士背景,也一定会有助于他从深层理解这些故事中没有直接铺陈、但无处不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冲突,并将文字中蕴含的情绪和信息准确地翻译出来。
即便是经过两层翻译,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希伯莱文的张力和魅力。现代希伯莱语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表达方式上非常直接,但以色列作家又都是在西方文学的大背景下写作的,他们的思维和创作方式,为受过训练的译者们提供了理解的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语言的障碍,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加上译者的中文也十分流畅,读的时候,我完全忘记了语言本身——希伯来语,英语,中文,都无关紧要,我关心的是自从懂事后,开始听我祖母讲故事时就不断提出的问题:他是谁?他干啥?后来呢?
阅读翻译作品,读者达到这样的境界,译者的任务就完成了。
作者:菊子
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原载《文汇报》9月25日 )
《诗人继续沉默》读后感(五):编辑手记| 书都到床上去!
一本书的诞生周期,实在太太太长了,所以编辑手记这种东西,不趁着拿起书还会心动的时候写,估计就再也写不出来了。半夜里我爬到床上,一边摸着刚拿到书,一边记录下跟它们有关的事。
小说集《诗人继续沉默》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一个女人》《耶路撒冷,一个女人》和《诗人继续沉默》是我当编辑以来第一批从稿子一直跟到封面的书。选题是前辈编辑留下来的,译者是那时候就找好的。非常感谢他选中了它们和他们,才让我可能拥有如此愉快又受益的出版初体验。
我搜索作家的时候,看到有位读者说他像赵本山 :)这位读者你再思考一下。这两本书的作者A.B.耶霍舒亚是以色列非常重要的作家,简介里介绍过了。他的妻子是一位心理学家,而耶霍舒亚的文字显得疏离,又宛如复述梦境。读书稿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这两件事对照起来。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是一部长篇小说。它获得过《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入围过布克奖短名单,并被以色列著名导演改编成电影《人力资源经理》。这些经历足以证明它是一部集文学性、故事性和易读性于一身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人力资源经理,奉命对一个死于爆炸事件的女人负责。
《人力资源经理》的以色列版海报。看海报以为是套路化的公路片,其实不是。这本书的中译本差点不叫这个名字。我接手的时候,它叫《耶路撒冷的女人》,译自英文标题《A woman in Jerusalem》,后来,与我一起负责这本书的编辑老师提议将它改为《耶路撒冷,一个女人》,让它读上去有“在冬夜,一个旅人”那种韵味。于是我发邮件过去跟这本书的译者说了这事。以我自己做译者的经验,对待一份折腾了两年多的稿子,心里很可能只剩下疲惫后的无所谓了。没想到译者很认真地回复我,大意是:如果你们非要改,我也没有办法,而且我原本的译名是“情迷耶路撒冷”,不知道怎么就改成“耶路撒冷的女人”了。我瞬间为之前的假设感到羞愧。后来我们就书名继续讨论了几轮,译者妥协了。
有意思的是,尘埃落定后我才想到,我们的所有讨论都是基于英译本,而这本书的希伯来语原标题为“שליחותו של הממונה על משאבי אנוש”,机翻过来是:人力资源经理的使命。在中译者犹豫要不要向左踏出一小步时,英译者已经朝右奔跑起来了。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的英文版封面这件事提醒了我,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心存侥幸,不能跳过任何一个关系他人权利的流程。以及,要轴对地方。
《诗人继续沉默》这本好像就轴对了。这本小说集由两位译者共同翻译,一人一半。我还是读者的时候,对合译作品比较不信任,但这次修改过程打破了我的偏见。稿子到手的时候,译者们已经拖了一阵,把两部分译稿合在一起校对了一遍,质量已经很不错了。开始修改时,我试探地问译者:你们是否还需要自己修改一下?(内心:不知道译者完成这份稿子之后在忙什么,也不知道译者拿回去多久才能改完。会不会给他们添麻烦?我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他们会不会进退两难?)没想到译者很快发邮件过来说:要的,谢谢了。于是我开始等待,边等边做一些礼貌性的修改,不改对不起职业的那种修改,实在控制不住了才改了几处表达。等到译者发回译稿,我快哭了。他们有一处改动是这样的:
我当时很怕自己的改动在别人眼里可有可无,变成一种冒犯。但译者的修改痕迹安慰了我,也验证了我的想法。文字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识的。译者(包括我)往往容易在跟原文苦战时使用讨巧的方法,所以,退回去斟酌一下,找别的办法,留意重复之处和细微的节奏,这是译者身上可贵的自觉,也是能力。
这本书的书名我们也纠结过。一开始是根据英语标题《The continuing silence of a poet》老老实实用了偏正短语,“诗人的持续沉默”,“诗人的继续沉默”,直到依次看到这些句子:“因为就是在那个春天,我不得不对自己承认,是到了保持沉默的时候了。”“我就从此保持沉默吧!”“向每个人宣布我发誓沉默”。我们都认同这种沉默是自发的、延续的、有力的,于是定下了“诗人继续沉默”这个标题。
以第一人称写下的一位沉默诗人的故事,这本身就有种矛盾感,更不用说,写作就是沉默地发声。于是,“《诗人继续沉默》的封面只要一排排声波,把短篇名都嵌进去”这个念头顺理成章地出现在脑中。我跟美编说了想法,她给我的第一稿几乎就是终稿了。我觉得自己幸运到头顶青天!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的封面设计也很顺利。我想要突出“女人”的神秘以及事件中的冷漠,就想到用简历来呈现。实际上小说里没有这份简历,女人的人事档案存在电脑里,是由人力资源经理录入的。美编做了带血迹的处理,很契合小说悬疑的气氛,让它看起来不只关于“女人”,不是一段软绵绵的风花雪月。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的封面、封底和内页。唯一一次着急,是在《诗人继续沉默》快要下厂印刷的时候。我(突然地,在翻开一本有些难翻的厚书之后)硬请排版公司把版芯向外移了一点,希望大家翻开书的时候,能很轻松地看到最里面的字。其实我当时不知道移动多少最恰当,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多事了。希望以后能知道并且周全吧!
这个版芯距离,我觉得还行。我给《耶路撒冷,一个女人》写短评的时候实在写不出来,感觉文案都写尽了,想来想去只写了一句“聪明的作家”。我的感受是,耶霍舒亚聪明地避开了“爱情”,也不把“爱”当作主题,却调兑出“爱”云遮雾绕的气息。这份气息被我感受到了,却无法被任何一个窒息的角色所用——没有哪个人物声称要寻找“爱”,他们执着地找寻着别的东西。这可能也是一种诚实。内在压抑的世界里,爱太难完整地显形了。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里,人力资源经理几次被迫关注死去女人的面容,他被告知“美”却无法感受“美”,于是寻找“美”成为了附在“人道主义”之旅上的另一条主线。在调查面包店时,人力资源经理意外发现领班对死去女人的爱意,这份爱意并没有被描述得多么温柔动人,倒是流露出人到中年的一丝渴望,和最基本的怜爱,它进一步质问着人力资源经理:而你却感受不到“她”的美吗?他最吸引我注意的那些瞬间倒不是他下定决心运送棺椁的时候,也不是他硬气地跟老板提出要求的时候,而是他反复确认这个女人如何美,反复研究自己对她萌生了何种感情。在这些时候,我与主人公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共情,一方面是我也困惑于这个女人究竟是不是位美人(因为文中故意不去描写美),一方面又渐渐怜悯人力资源经理那颗无趣、麻木的心——这或许就是他家庭破碎的原因,但他表面上又那么无辜。在处理“性命攸关”的任务时,这人居然在乎尸体本体究竟美不美?没有名字的管理层职员仿佛突然回到了需要人指点迷津的少年甚至幼年,重新发展自己与生活的连结,重新丰富自己的知觉,重新去爱人。
在小说集《诗人继续沉默》的好几个故事里,人物看似与其他人物产生互动,事实上却是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里行动,每个故事都如同梦境,被不同的渴望拉扯展开,它们都近似于渴望“爱”,却又不真的是。比如在《与小雅利的三日》里,孤僻、羸弱的主人公(耶霍舒亚的主人公似乎都是如此)答应帮梦中情人带孩子。他对梦中情人难以忘怀,对她和她丈夫把孩子丢给自己这件事感到怄火,又无法抗拒自己“虐恋”的本能和对孩子的好奇心。于是他与孩子小雅利度过了漫长的三日,企图用孩子来发泄爱恋的失败,而他的现任女友、朋友则像幽灵一样出现在故事进程中,看似健全的社交、有可能美满的情感关系就这样成了一场说不清悲喜的梦。又比如《雅达尔夜行快车》,它的故事发生在被遗忘的小镇,一列夜行快车从小镇经过却不停留。“我”暗恋着年轻女孩孜瓦,但她也不为我停留,除非“我”帮她一起引发快车事故,让小镇因为事故而不再被遗忘。故事结尾,“我”疯狂地亲吻孜瓦,然而“爱”没有被完成,反而畸变为可怕欲望的推手。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好读而有回响,自带一种昂扬、公正的气质。《诗人继续沉默》则是灰蒙蒙的梦境,收留了许多与爱擦边的欲望。很难想象也很惊喜,两本书竟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而当你具有一定的政治历史知识,并且了解耶霍舒亚是如何摸着良心为自己所处的社会发声,你会看到这些故事更多的样子。如果我不是这两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也许只会读到其中一本?现在这两本书,都被我带到床上去了。(* ̄︶ ̄)
------------------------------------------------------------------------------------------
相关链接:
《耶路撒冷,一个女人》页面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90983/
《纽约时报》评《耶路撒冷,一个女人》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56575/
电影《人力资源经理》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26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