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对了,不操心》是一本由苏晓慧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的203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一):别做“直升机父母”
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这是一个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段子,揭示了中国式父母,生命不息,操心不止。美国人更讲究独立。中国式父母与美国相比,显然付出更多,操心更多。我们见多了这样的孩子:长不大的孩子,啃老族。操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操心后伤心。
何谓“直升机父母?”从helicopter parents而来,这样的父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对孩子过度照顾,过度保护。中国现阶段直升机父母是比较多的,一方面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因为计划生育,导致有的家庭6个大人(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母)一个小孩。如此星星围着太阳转,那还不把太阳宠得跟什么似的?还有就是中国家长学校的教育基本空白,不少家长因为缺少文化、缺少养育知识,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为满足孩子的愿望就是对孩子真正的好。自己吃了苦,不让孩子吃一点苦。这就导致孩子丧失掉许多锻炼的机会,逐步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问题少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清玄有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桃花心木》,种树人中桃花心怎么种?不是像种菜那样天天定时浇水,浇一定的量,生怕桃花心木枯死。而是有时三天来,有时五天来,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有时多,有时少。树固然枯死了一些。但没有枯死的长成大树是不成问题的。应为,种树人在培养桃花心木养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心,学会拼命扎根,自己寻找水源。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家长究竟是想像种菜一样育儿,还是像种树一样育儿呢?直升机父母一生可能会操碎了心,而倒霉的源头就是这种直升机式的教育。要想孩子独立,就要学会正确的教育孩子。台湾亲子教育专家苏晓慧通过这本书,告诉你,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管理情绪、自知、远离对物质的依赖。这些能力远比教会孩子多认几个字、多做几个题重要得多。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二):无技巧的再现教育
教育类的书籍读多了后,就会对作者的背景很感兴趣,默默的读了一段时间书了,就会发现有的书读了咯得慌,有的却很坦然,拿出来比对以后才发现,那些读来很自然的书基本上(但对自己写作的书籍进行比较,翻译来的不在此列)都是台湾作者,而读的觉得不舒服的十有八九都是大陆人写的。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今天读完这本《爱对了不操心》以后,敬佩之心又生一层,对另一派人的嫌恶则亦深一层。
首先要说明的是,两者之间并没有完全清晰的一条界线,台湾也有很糟糕“灾梨枣(让铅字倒霉,古时印刷所使用的雕版多用梨木和枣木为料)”者。究竟是为什么在总体上导致两地如此大的差异呢,也许还是技巧的原因吧。
我上大学的时候偶然回高中母校翻看校本教研材料发现一位老师写的一篇论文《一语天然万古新》,副标题是什么我已经忘记了,大概是关于作文教学的。老舍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可惜大多数专业的教育人士都不能理解这个东西,写作文的时候告诉学生,你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打个省略号以显得韵味悠长,多多分几个小段落以展现跳跃感,不会过渡自然就把上一段的内容在下一段开头的时候总结一下。这是我曾经听本市的语文教研室研究员讲的,当时去听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初中生,如今一想,就觉得搞成这个样子,完全背离了写作的主旨。举个不好听的例子,不少男人本来把二奶当成排遣情绪或者泄欲的一种手段,结果哄到后来,二奶成功上位把原配给顶掉,手段就成了目的。写作的也是这样,什么标点符号描写手法原先都是手段,在畸形社会系统的教育体系中,这些东西就会统统变成了目的。咱们就以这类书举例子,教育犹如治病,医生通过观察病症断定患了什么病,我们说符合几条应当就是什么病,于是某些医生(教师)就为了好听或者显得自己有学问,明明八条主要症状一定凑个十条出来,结果不明就里的后学者就以为一定得十条全部吻合才能定论。此种行为的缺德程度不亚于把尿崩症硬给诊断成糖尿病,所以我对高中母校的那位老师非常敬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还能静下心来去领悟凡事应当尊重本原——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现真醇——且不可有机心。大陆的“砖家们”一来是利益驱使,而来本身读书的人又少,在读的人又很多没表现出对垃圾作品的愤慨,以至于砖家们都不肯花点手段进修一下骗人的功夫,书越写越烂,也是预料之中的事。难怪读到《爱对了不操心》这样的作品很舒服,因为到位又不越位啊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三):爱对了,不操心!
自从孩子出生,自己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学习当中。原因是:总希望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遗憾,让孩子能更加幸福地生活。这么多年,几乎从未间断对各种育儿书籍的阅读,从未间断过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追求,如今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下去。我发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个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十分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我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发现了这个苗头。
真正高兴的是,有机会读到这本《爱对了 不操心》。这本书的作者非常了解我前边提到的这个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问题,而且全书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如何解决而展开的,真可谓雪中送炭啊。台湾作者苏晓慧,从小对吸收知识就很有兴趣,累积了许多读书考试的小窍门,担任补习教师及家教老师期间,在教学领域十年的耕耘,经历各种不同孩子的“磨难”,和孩子培养了亦师亦友的情谊,了解孩子们成长、人生等各种不同的疑惑,不只是教导他们知识,也和他们讨论如何面对人生的态度。首先令我信服的就是这位作者对育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全面和精准地把握。比如,她提到的“直升机”父母、“人肉闹钟”、“生活白痴”、“饲养鸡”等等,我觉得作者说法很幽默,而且她说的太对了!她所指出的这些现象正是我所担忧的和茫然的。身为一个父母,我也是尽力去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可是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孩子反而变得更加依赖和没有尝试的勇气。这本书每个单元都会有的《父母自查》、《想一想,你平常是不是也都这么做》的测试供父母从自身先找找原因,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今天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塑造的结果。孩子有了问题,家长不要忙着指责,应该先反躬自省。
找到了问题,接下来作者很贴心地开辟了《家长课堂》、《实际操作》、《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些栏目。这是本书的第二大特色。以前也读到过类似的书籍,但是,那些书籍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至于说解决办法都是简单的举几个皆大欢喜的例子,除了让读者更加茫然和头疼之外,完全没有什么实际操作的办法。而这本书却非常善于循循善诱,到底应该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作者都肯一一写出,真是不容易。
本书的第三大特点就是全面性。作者从生活、物质、情绪、自知、独生子女各个方面展开,涵盖了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真的是孩子教育方面很好的指导书籍。
读完这本书,我还购买了本书作者的另一本书《孩子的坏想法,父母的好想法》。推荐父母们阅读一下本书。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四):《爱对了,不操心》让育儿不用如此操心
自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相信诸多的父母便会沦陷于由孩子而带来的操心经中。不为别的,就是不关心则已,一关心则乱。乱了之后家长又该何去何从呢?虽然家长身为人母,也读书识字不少,但是教育这门功课对我们而言其实也是一门崭新的学问。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却因此而操心。
当看到这本题为《爱对了,不操心》的书本时,我不禁眼前为之一亮。这不是正是我苦苦期望却根本无法两全是没地顾及的最佳育儿方式嘛。爱对了,不操心:教出不让爸妈操心的孩子。事实上,个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精,越来越皮。他们接触到的是比我们这辈人更多的知识内容和广泛的社交圈。于是乎,我们根本无法使用老一辈人应用在我们身上的教育模式。毕竟,时代在变。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着最为合理,合适,有效的教育模式。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某些诚挚的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见解。每个家长都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子女。但是这个爱并不是一味的付出,或者是一味地妥协。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一个有关于爱的尺度的相关把握。很多的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爱会过犹不及。于是乎,我们家长并不能真正成功地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书中学习相关的技巧和手段。至少说我们可以从书中来学习和掌握一个分寸。既不是过分的严厉和渴求,也不是过分的宠爱与溺爱。分寸之间的掌握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分了几大教育板块的内容来一一讲述分步处理爱的教育。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于生活方面的教育,有关于物质依赖的话题,有关于情绪管理的内容,有关于自知的定位,有关于独生子女教育注意要点的话题。每个版块分步走,逐一讲解的过程中更是有针对性地告知着家长朋友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通篇的阅读,我个人觉得感触颇深。结合自己的平时生活,自己总是情不自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与此同时,爱得太专注而有时候并不能够让我达到真正的爱的教育目的。有时候,我明明是好心地关照呵护自己的孩子却会适得其反地带来她的不领情。有时候,我过分的温情教育并不能真正让她真心实意地认识到错误而嬉皮笑脸。在孩子眼里,我这个当妈的太软弱。有时候孩子还会得寸进尺地做出些错误的举止。让我很是头疼。当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倒是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自己其实也犯下了一个做母亲的错误。那就是自己爱得太过头,所以让自己如此地操心。
读着这本《爱对了,不操心》,我也在逐步专研着如何让育儿不用那么操心。希望我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精髓,让自己的育儿也能由此轻松起来。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五):给孩子“对”的爱
我的孩子还很小,他只有一岁半,像本书中提到的那些令父母操心的如没有时间概念,做功课常拖拖拉拉;对打电脑游戏以外的事情都提不起劲以及购物时最先注意的是品牌并且有与周围孩子攀比和从众心理等孩子存在的常见问题还没有出现,尽管如此,却有必要提前了解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不断出现的、令家长操心的问题,在育儿的道路上,也需要防微杜渐。
我将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与书中每一部分内容以及其中的每一步进行了详细对照,欣喜地发现,作者提到的这些教子方法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基本都有应用到,因此读这本书时很有共鸣。拿第一部分“教孩子学会生活这堂课”举例,在第一部分的“五部曲”中,作者分别谈到的教子方法——动力让孩子用心学习用力玩(让孩子学习运用时间表)、别剥夺孩子生存的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训练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和多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这五个方面。在“动力让孩子用心学习用力玩“这一点上我用的是和作者不谋而合的方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尽管儿子才一岁半,但在他短暂的人生中,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天自动自发去做的事情,而且他已经是一个有着一年阅读龄的“读书人”,孩子如此小就具有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我完全不担心他日后会是个不喜欢课业、不爱读书的孩子。在“别剥夺孩子生存的能力”这方面,我也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目前一岁半的儿子已经会自己到书柜挑取书籍并看后归位,会自己将鞋子放在固定位置,会将收好的雨伞放到盛放伞具的抽屉里,会帮大人扔垃圾,会自己拿取和丢弃纸尿裤,还会很多很多自理事项,正是因为我逐渐放手让儿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儿子的生活能力和智慧明显比同龄孩子强很多。在培养孩子运动兴趣、训练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和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等方面,我的做法也基本与书中谈到的方法一样,在育儿理念上,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爱对了,不操心。
除了第一部分内容丰富又非常实用外,第二部分“教孩子远离对物质的依赖”、第三部分“教孩子学会情绪这堂课”、第四部分“教孩子得到自知的力量”和第五部分“特别说给独生子女家庭”,都是给为人父母者提供的非常受用的教养指导。在这些指导中,我认为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对”的爱。何谓“对”的爱,我想就是对孩子长远有好处,不溺爱,不严苛,科学的、温和的、坚定的爱。
这样一本育儿实战参考书,除了帮助新手爸妈建立起对孩子正确的爱,培养一个不让人操心的孩子,也会对那些整天为孩子操心的父母和家里的不省心问题孩子有巨大帮助,它会纠正家长不当的教养思想和行为偏差,从而慢慢将令人操心的孩子转变为省心的、未来会成才成功的好孩子。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六):爱的正路
家有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对于女儿学习上的操心,时常感觉到一种疲倦和无奈。其实让教育少操心之道首要是学会对孩子放手,培养孩子树立起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人生态度,这些道理我都懂得,但是当真正实践行动起来的时候,孩子的种种表现,总是无法让我真正放心放手。于是我总是一边切切地教导孩子要自动自觉地学习,一边又不无操心地检视、监督孩子学习。--总之,这孩子无法让我真正地放手。
现在让我先来做做本书给出的“操心指数”检测,还好,在20道题当中,感觉就是第一题切中了我的要害---我的孩子做功课时常拖拉,总要我时常提醒,并且粗心毛躁的毛病不断。说真的,也许这与孩子的性格特质有关---我的孩子性格活跃,爱玩爱闹,所以总难静静地持续地坐在那里做作业,为此,作业完成得总是很慢,这让我大伤脑筋。苦心婆心地教育引导她,学习做作业过程当中要专心,完成了作业之后才可以轻松随意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显然我的教育效果奏效不大,孩子仍然还是拖拉不断,为此,我一直也在为这事头疼而思索。现今读到这书,无疑是给了我一些在迷茫中走向光明的指引。特别是书中说到有一句话,“很多事情如果现在不教,就来不及了”令我特别震动!是的,教育要趁早!从现在开始,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我必须下定决心做一个“少操心妈妈”。少操心,就是让我们学会放手,“狠”下心来让孩子打点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对自己的一切负责的态度。对照书里所说,我之所以无法做到真正放手,是我的“责任心”太重了,如孩子的作业一天不检视过就直觉自己为人父母不负责任的感觉,这种瞎操心的心理无疑让孩子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做作业马虎,遇到难题不愿意开动脑筋想问题(因为她知道这一切有妈妈善后),过度的关注包办让孩子难以改正缺点。如此说来,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结果。我必须要“狠心”,学会放手,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带来的结果(比如因她自己的过失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等)---这才是爱孩子的正路。
因为我的孩子让我最大的操心问题就是如上所说,所以我对书里说到这点的时候感触特别深。当然,这本书说及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正在为孩子操心不已头疼不断的家长获益颇多。说到每一个问题都是从父母自查、家长课堂、实际操作三个步骤加以讲述,让家长首先从自查表中对应发现孩子和自己的问题,再给出改善建议,使我们从中发现自己问题的同时得到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改善方法。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方式让阅读很受用。
我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都爱对了吗?
这本书帮助指引我们走上一条爱的正路!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七):懒妈生个好孩子
——文/阳宝
这本书比较教条化,合适那些对育儿没有方向的家长阅读,算是一本育儿工具书。书中列举了许多关于父母不必操心孩子的事情,或许台湾比我们大陆对育儿这块更有先见之明,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待孩子的很多方面,我们大陆现在也开始跟从了:家里由保姆照料,出门有车接送,ipad和iphone不离手,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视,为孩子操办一切……
随着我家宝宝的入园,我也接触了不少孩子同班的家长,她们为了孩子,天天都会想着为孩子报个什么班,学个什么一技之长,弄个什么兴趣爱好的。还只有三岁的孩子,就被这些热心而迫不及待的家长们推进一个又一个诸如“天才宝贝”、“智慧乐园”、“右脑开发”等所谓的教育机构,看着小家伙学习天文地理、数学英语,家长们特别骄傲与自豪,觉得这样才是对孩子好,才算是真正培养孩子。是吗?越是家里有些物质条件的父母真的越是会这样,我们家有个小孩就是这样,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读英语补习班,现在快升初三了,中途各种补习几乎从未断过,她妈妈还整天这也操心那也担心,这样的孩子将来真的能独自担当一面吗?或许将来社会会教会她这一切,但如果能提前授予孩子这样一颗自强独立的心,难道不好吗?
之所以喜欢书中提及的“懒妈生个好孩子”这句话,更多的是不说我想偷懒,而这个“懒妈”指的是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的妈妈,给予孩子成长空间的妈妈,愿意倾听孩子的妈妈,喜欢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而不是将孩子丢给教育机构,帮孩子报各种孩子根本不喜欢的兴趣班,怕这怕那患得患失的妈妈。而这个“好孩子”指的也不是凡事都听话的好孩子,毫无主见的乖孩子,说的是能让妈妈放心、能够独立、懂得感恩、社会交往能力强的孩子。什么样的妈妈成就什么样的孩子,“懒妈”不是真正意味上的“懒”,是懂得有的放矢的为孩子付出,所以我选择“懒”!
都说家庭也有一个很强的“场”,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必强。这点我深有感触,当我的母亲教育我时,从不让我插手家务,如今嫁为人妻,这种恶习一直伴随着我,根深蒂固。而当一位很强势的母亲,生一下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养,其必然会显得很弱,这是“场”的作用,阴阳终归平衡。相信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都“强”吧?那么家长就要适当的“弱”一些,这些“弱”就体现在不帮孩子操办一切,不剥夺孩子生存的能力,不干涉孩子亲近自然的乐趣,不让孩子太注重视物质享受,不为孩子的不如意埋单!一切可以体现孩子“强”的地方,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去闯。或许受伤或许失望,但这些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成长,但是这样的经历会令他终身受益,而我们在一旁只需要当个给予坚定的眼神和鼓励的微笑足矣!
放手吧,不要再为孩子布置一切,孩子累,自己更累,当个快乐的懒妈,让孩子自己做主!
《爱对了,不操心》读后感(八):懒妈生个好孩子
——文/阳宝
这本书比较教条化,合适那些对育儿没有方向的家长阅读,算是一本育儿工具书。书中列举了许多关于父母不必操心孩子的事情,或许台湾比我们大陆对育儿这块更有先见之明,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待孩子的很多方面,我们大陆现在也开始跟从了:家里由保姆照料,出门有车接送,ipad和iphone不离手,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视,为孩子操办一切……
随着我家宝宝的入园,我也接触了不少孩子同班的家长,她们为了孩子,天天都会想着为孩子报个什么班,学个什么一技之长,弄个什么兴趣爱好的。还只有三岁的孩子,就被这些热心而迫不及待的家长们推进一个又一个诸如“天才宝贝”、“智慧乐园”、“右脑开发”等所谓的教育机构,看着小家伙学习天文地理、数学英语,家长们特别骄傲与自豪,觉得这样才是对孩子好,才算是真正培养孩子。是吗?越是家里有些物质条件的父母真的越是会这样,我们家有个小孩就是这样,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读英语补习班,现在快升初三了,中途各种补习几乎从未断过,她妈妈还整天这也操心那也担心,这样的孩子将来真的能独自担当一面吗?或许将来社会会教会她这一切,但如果能提前授予孩子这样一颗自强独立的心,难道不好吗?
之所以喜欢书中提及的“懒妈生个好孩子”这句话,更多的是不说我想偷懒,而这个“懒妈”指的是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的妈妈,给予孩子成长空间的妈妈,愿意倾听孩子的妈妈,喜欢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而不是将孩子丢给教育机构,帮孩子报各种孩子根本不喜欢的兴趣班,怕这怕那患得患失的妈妈。而这个“好孩子”指的也不是凡事都听话的好孩子,毫无主见的乖孩子,说的是能让妈妈放心、能够独立、懂得感恩、社会交往能力强的孩子。什么样的妈妈成就什么样的孩子,“懒妈”不是真正意味上的“懒”,是懂得有的放矢的为孩子付出,所以我选择“懒”!
都说家庭也有一个很强的“场”,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必强。这点我深有感触,当我的母亲教育我时,从不让我插手家务,如今嫁为人妻,这种恶习一直伴随着我,根深蒂固。而当一位很强势的母亲,生一下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养,其必然会显得很弱,这是“场”的作用,阴阳终归平衡。相信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都“强”吧?那么家长就要适当的“弱”一些,这些“弱”就体现在不帮孩子操办一切,不剥夺孩子生存的能力,不干涉孩子亲近自然的乐趣,不让孩子太注重视物质享受,不为孩子的不如意埋单!一切可以体现孩子“强”的地方,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去闯。或许受伤或许失望,但这些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成长,但是这样的经历会令他终身受益,而我们在一旁只需要当个给予坚定的眼神和鼓励的微笑足矣!
放手吧,不要再为孩子布置一切,孩子累,自己更累,当个快乐的懒妈,让孩子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