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真哪里去了

发布者:抹茶味 2021-11-13 03:12 来自: 文章吧

引导语: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小孩子心理总是很高兴,可是听到小孩子们的说话,心里又有点难过。

路上,邻居上学前班的小孩远远走来,满脸不快。心想,这孩子可能在学校受了欺负。喊了他一声也不答应。待走到跟前时,拉住他的手问他:“你怎么了?”孩子突然扑在我身上哭了起来。真是“见到敷伤的膏药更感到伤口疼痛不堪”啊,哄了半天才停止住伤心的抽泣。果然,他受了其他孩子的欺负。

正当我想继续安慰和教给他一些方法时,孩子突然抬手用衣袖刷地擦了一下眼泪,说出了一番令我吃惊的话语:“大爹,你别告诉我妈妈,不然她以为是我淘气。我好好学习,争取当上班长,现在欺负我的人,哼!到时候我整死他!”此时,他的眼里已不再是委屈的泪花,而是充满杀气的复仇眼神。

听着他的话语,看着他的眼神,我不禁感到有些恐怖,这是一个学前班孩子的思想和话语吗?我只好对他说:“如果你怀着报复心当班长的话,不但班长当不好,老师和同学也会认为你私心太重,不适合当班长。因此,好好学习是你应该的,争取当班长也是对的。你有了本事,有了能力,小朋友们自然就不会欺负你了,先前欺负你的小朋友看到你各方面都好的话,他们自己心里也会害羞的。”看到孩子默默地点头,我心里感到如释负重。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催人奋进、给人鼓舞。然而,相对今天来说,似乎不用再去激励和鼓舞了,自然而然会有许多人为官而“奋斗”的。何以见得:

过去年代,孩子们的理想大都是科学家、艺术家、教师、医生等,即便有个别其他想法的,那初衷和愿望也有所不同。就当官而言,人们的思想意识并不像现在这么复杂。当官意味着负责任、意味着带领群众实现美好愿望。因此,过去相当一部分人在当官之前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适合那个位置或是否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人生哲理小故事 www.lingdz.com)

基于上述原因,相对来说便有一部分人不愿走上领导岗位。如:工程师、医师、技术员、技术工人等等专业人员。对于他们来说,走上领导岗位忙于其他事务,意味着所学非所用,荒芜了自己的专业不说,而且并不见得就能够出成绩或带领群众完成心愿。虽然有一些个人的因素在其中,但也考虑到了后果和大局。

记得在工厂期间,有个年轻的车间工人。人品、技术各方面都很出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领导看重、群众喜欢。当厂里需要一名副厂长时,上下都认为他很合适,组织上为此找他谈话。然而,有所预料的他跟组织玩起了躲猫猫。看到相关人员走来,他很快就避开,你从东来,我往北走,找他谈话根本就找不到。最后看看这样躲着不是办法,只好直接去向组织表明了自己不愿当领导的心愿。

如今,很多人不是组织上找自己,而是自己主动找组织。一位毕业分到单位不久的大学生,父母极尽能事,先换单位,再当科长、乡长。没多长时间后,镀金工序完成,乡长进城当了某单位的局长。一次遇到该局长母亲说起此事时,其母说:“很多人干了多少年,你说工作能力强不强,德能勤绩好不好?可是多少年没有什么变动,就说虚职吧,从县级来讲最高也就是个主任科员了,可是从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到主任科员,你想想,有多少人一直都还在是个科员?像这样下去,孩子什么时候才会轮到主任科员?没办法,我们只好走这条路了。”

固然,客观上有些利弊,但主观意识上人们的思想已过多地考虑在拉关系、找靠山、谋取个人私利和权利等方面去了。大人们的言行和社会现象的影响,又怎么能让孩子们的思想能够纯洁呢?一位中学生想加入共青团,当其他人说不知学校是否会批准时。这位中学生说:“怕什么?某某姐姐在县团委,到时候让她去咳个嗽,没有什么加入不了的。”

高考前的几个月,原先跟儿子同校,已经在大学就读的几个学生问我儿子打算报什么学校时,这个说来我们学校,那个也说来我们学校。最后一个女生说:“什么地方也别去,就报我现在的学校。实话跟你说,我现在是学生会主席,你来了我罩着你。我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你来了就不用再受那些苦,我咳个嗽,你想当个什么的随你挑。”

纵观社会现象和家长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们似乎两级分化也极为严重。要么不学无术,乐当啃老一族;要么野心勃勃,学习的动力和源泉竟然是权利和欲望。心不正而怎能正言行,言行不正又怎能正社会风气呢。如此从上到下、从大人到孩子,相互影响、潜移默化。难怪乎,跑官卖官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编后语:现在的孩子有了和他们的年龄极其不符合的行为和言行,好像变得很成熟,不知道这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情感文章 www.lingdz.com)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