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故事改编于令人心碎的真实案件
法治日报记者 范天娇
法医秦明2023最新作品《白卷》正式出版。作为安徽公安机关资深法医、国内畅销悬疑作家,秦明将笔触聚焦当下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我是一个法医,也是一名父亲,多么希望这是我看到的最后一具尸体。”这句写在《白卷》封面上的话,正是秦明的心声。书中通过改编一个个真实案件,探讨如何构建健康亲子关系,防止家庭悲剧的发生。
这张亲子关系的“考卷”要如何作答?“白卷”之下又有怎样的秘密?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对秦明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避免悲剧
由于法医工作性质,秦明时常会接触到青少年非正常死亡案件,而作为一名父亲,他最怕的就是看到青少年的尸体。
“每当看到这些年轻的孩子躺在冷冰冰的解剖室里,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一个孩子的死,足以摧毁一个家庭,如果去探究酿成这些悲剧的原因,你会发现很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可能只需要一句话、一次关心、一个拥抱就可以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破裂,这种阴差阳错,到最后的无力回天,真的让人十分唏嘘。”秦明说。
法医秦明系列·众生卷中的作品,每一季都会探讨一个社会问题。在新作《白卷》中,秦明探讨的就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秦明说,对于父母,希望他们看过这本书,能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思考怎样构建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希望他们看过后在遇到问题时能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不要因为一时情绪而冲动做事;也希望更多的人看过后,能够留意身边的青少年,敏锐捕捉到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施以援手,可能就此会改写他们的人生。
至于新书为何取名《白卷》?秦明解释说有两层意思,对考试交白卷的孩子而言,他们一定不是不会写试卷,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去表达心底的反抗,在亲子关系之中往往是对自己的自由被干涉、自尊被践踏的反抗;而父母一旦处理不好,酿成了悲剧,对于他们而言,无疑也是交了人生的白卷。
“也有读者把这个卷子的卷解读为卷起来的卷,让父母和孩子不要卷,卷来卷去也是白卷。”秦明笑着说,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解读。
改编令人心碎案件引发思考
秦明说,为了写《白卷》,他花了两到三年的时间策划,其间收集了很多让他自己感到意难平的案件。这本书也是根据这些“令人心碎”的真实案件改编。
有两个案件令秦明印象深刻,一个是青少年犯罪案件,涉案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困难家庭,父母和弟弟都是残疾人。孩子的成绩很好,一边读书,还一边照顾家人。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渐渐地心理失衡,对生活产生了厌倦,最终用液化气毒杀了家人。
“这个案件让人不禁思考,犯罪的孩子之前就是坏人吗,我想并不是。对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来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推进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秦明说。
还有一个案件涉及电信诈骗。涉案的孩子掉入了电信诈骗的陷阱,在网上被骗与他人裸聊,后来又被犯罪团伙以此威胁索要钱财,孩子觉得羞愧难当,不知道如何处理,最终酿成了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悲剧是电信诈骗导致的,所以各地公安机关近年来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持续加大反电诈的宣传力度,我也希望通过小说创作,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提高全民反诈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群众的警惕性和免疫力。”秦明说。
塑造不同家庭探讨亲子关系
在《白卷》中,秦明塑造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家庭,通过这三个家庭的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启发。
秦明介绍说,第一个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父母望子成龙,极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无论做什么都围绕着学习,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导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第二个家庭是一个“对抗式”家庭,父母喜欢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又特别叛逆,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激烈对抗。这样的父母其实知道亲子关系存在问题,但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对这些问题选择视而不见;第三个家庭是一个“小心翼翼”的家庭,父母有着汹涌澎湃的爱,但生怕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在与孩子相处时特别小心翼翼,而这种爱让孩子产生了“窒息感”,即使出现问题,也不敢跟父母说,害怕让父母伤心失望。
“这三种家庭的亲子关系都是不正常、不健康的,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代表性。虽然我亲身经历过很多案件,但要探究起来,是什么导致不健康、不正常亲子关系的形成,或者换个角度说,如何构建正常的亲子关系,我想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秦明说,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不一样,家庭成员的性格也不一样,自己写的书也不是“教材”,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需要所有父母和孩子去思考。
书中藏着孩子们的“心里话”
记者了解到,秦明创作《白卷》的三年,也是他儿子读初中的三年。他和爱人铃铛姐姐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我工作很忙,孩子的学习生活主要是铃铛姐姐在照顾,以前她也‘鸡娃’过,紧盯孩子的成绩,但后来我们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和尊严,而且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每个人的人生境遇也不一样,学习好、会读书既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决定性因素。”秦明说,他们现在把重心放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上,不会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孩子日后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能够很好地解决,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创作过程中,秦明还设计了关于亲子关系的问卷,问过儿子及青少年读者的意见。
“我记得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希望爸爸妈妈对你是什么样的态度?’我儿子的回答是‘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太关注我,不要把精力放在我的身上。’很多青少年读者在回答‘最不喜欢听到父母哪一句话’时,答案出奇的一致——‘我是为你好’。”秦明说,这引发了自己的思考,这句话其实没有伤害性,为什么孩子们不想听到呢?
“孩子们跟我解释说,他们不认为父母是真的为自己好,自己考试考得不好,父母会觉得没面子,不愿意去参加家长会。考得好了,他们就会发条朋友圈炫耀。父母所谓的‘为我好’,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孩子们的心里话,我也渗透到了作品里。”秦明说。
掌握“边界感”学会接受平凡
秦明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父亲,和很多父母一样,之前遇到一些亲子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在创作《白卷》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思考,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第一,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孩子要掌握‘边界感’,虽然孩子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但绝不要践踏他的‘领地’。第二,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我们自己是普通人,要接受孩子也是普通人的现实。有读者说,我们要接受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自己是普通人、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我觉得说得很对。第三,要让孩子认识到,‘不为过去而懊恼,不为将来而焦虑’。这句话我在书里也有写到,要让孩子不要纠结于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就好。当然,这只是代表我个人观念。”秦明说。
令秦明非常感动的是,在《白卷》出版后,他收到了比以往新书更多的读者来信,有的读者说看完书能理解父母了,有的读者说正在尝试改善亲子关系。有一个读者在信里写道,因为父母很宠爱自己,总觉得要给这份爱投以相应的回报,比如说要用好的学习成绩让父母开心,不然就觉得对不起父母,这让他感到压力非常大。读完《白卷》后,他豁然开朗,懂得了父母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父母是真心希望自己能过好人生。因为理解了父母的想法,他跟父母沟通也变得顺畅了。
“读者的每一封来信,我都仔细地看了,非常感动,也非常欣慰。正如我之前所说,《白卷》不是一本工具书,也不是亲子关系的‘教材’,只要能激发大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关注和思考,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秦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