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故事:1941年,26岁母亲抱1岁女儿上刑场,女儿后成国家栋梁

发布者:清斋茶舍 2023-9-19 20:29

1941年11月17日,一位母亲抱着不到一岁的女儿走向刑场。路上,特务把孩子夺了过去,扔在了路边的草丛中。母亲悲痛欲绝,却没有回头,她知道,这是对她最后的考验…
她就是刘惠馨。

1915年3月,她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普通家庭,但她的童年并不平凡。她随着父母迁居南京,从小就展现出聪明和好学的特质。即使家庭经济拮据,她的生活十分朴素,只有一件蓝布旗袍穿来穿去,甚至常常是晚上洗了,第二天早上又得穿着湿透上学。刘惠馨的性格坚强刚毅,她从不向生活和学业中的困难低头,默默承受着一切。

故而成绩优异,还拥有一颗火热的报国之心。

1935年,20岁的刘惠馨怀着“振兴工业”的决心,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是该专业唯一的一位女生。

当她雄心勃勃走进校园,这才发现,许多同学不是忙于学业,而是忙于参加各种爱国活动。

她迷惘了,自己救国的出路在哪里?

不过很快,她在当地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秘密加入了抗日学联活动小组。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刘惠馨深刻认识到,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国家动荡不安,谈什么工业强国!

于是刘惠馨投笔从戎,放弃了学业,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抗日救国的道路中。

起初刘惠馨作为一个“革命新人”,并不是很顺利。她和几位青年同志去了采石场,对着工人讲了一大堆抗日的宣传语,可是这些大道理并没有引来工人的兴趣,连看都没看他们一眼。刘惠馨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革命分子,显得十分失落。

党内的老同志开导她:“我们得深入群众,如果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遭遇的困难,那宣传工作是进行不下去的。”

困扰在刘惠馨心头的迷雾一下子被驱散了,从此之后,她白天和工人一起干活,任由火热的太阳将白皙的皮肤晒脱皮。晚上为受伤的工人洗腿擦药,为害疟疾的人吃奎宁丸……

刘惠馨的真诚付出让工人们深受感动。为了表达对她的感谢,工人们愿意抽出时间听她讲抗日道理,抗日宣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刘惠馨和同志们几年如一日的艰苦努力,党组织在鄂西地区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


抗战爆发后,刘惠馨认识了志同道合的马识途,并与之结为夫妻。不久之后,他们加入了南京学生联合会组织的“中央大学农村服务团”,前往南京郊区宣传抗日事业。

南京沦陷前夕,刘惠馨与马识途一同撤离南京到武汉。在汤池训练班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刘慧馨,后被分配到湖北省建始县工作。不久,刘慧馨调任中共湖北省宜都县委书记,成了党重点培养的一名中坚骨干。

随后,党选派干部赴苏北开展游击战争,刘惠馨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取道河南,转向苏北,走到湖北谷城时,因战争打响,交通受阻,只得重返鄂西。

作为工科高材生,她用自己的特长为我党地下组织建立起了秘密交通通信网,为隐蔽战线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刘慧馨创立了一套独特的传递信息的密码,多次躲过敌人,传递重要情报。

刘惠馨不仅负责主持特委机关工作,又为妇运、学运工作四处奔走。


正当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时,刘惠馨发现自己怀孕了。
面对繁重又危险的工作,夫妻俩陷入了要不要留下这个孩子的痛苦中。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后,刘惠馨决定将孩子生下来,她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怀孕的刘惠馨也没有停止工作,她经常深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教育党员一定要保持革命气节。
因为过度劳累,刘惠馨曾多次晕倒,同志们都很心疼并劝说她多注意休息。
刘惠馨却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落入虎口的,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总想多做点事。”

1940年12月,他们的女儿出生了,马识途告别妻女,去鄂西各地联络地方党组织抗日。

夫妻俩每次分别时都会互相交代:革命是件光荣且危险的事,如果我被捕了,不要难过,革命胜利后到我墓前放一束花,告诉我一声就行。

皖南事变前后,国共关系持续恶化,我党所处的环境也日益艰难。

在陈诚的带领下,国民党在湖北恩施掀起了一轮反共高潮。

从山城到农村,他们到处搜捕共产党人,破坏我党地下组织。

在这样危险的时刻,刘惠馨等人仍在不懈努力,全力组织疏散工作。

鄂西特委秘书郑新明被捕后,很快就叛变了。

他不仅将特委成员名单供出,甚至将刘惠馨在洋湾医院分娩的情况也泄露给了特务。

刘惠馨在医院分娩的消息被军统得知,当军统特务赶到医院时扑了个空。

军统特务不死心,从医院护士那里套到消息,刘惠馨虽然提前出了院,但不定时会有人来帮她取药。

于是鬼子顺藤摸瓜找到了刘惠馨的藏匿地方。
中间在抓捕过程中,还闹出了一次乌龙,由于他们不知道刘惠馨的样子以至于在赶到地方的时候抓错了人。
那个抓错的妇人是一军官的家属,这次破口大骂起来。
正在后院休息的刘惠馨听见了前面的争吵声,本想上前制止。

突然,屋门被人硬生生地推开,一个惊慌失措的男子闯入房间。刘惠馨抬头一看,发现他是自己人。还未等她开口,那位男子急切地说:“刘部长,队伍里出现叛徒,组织已派我通知您,立刻撤退,再迟就来不及了!”

刘惠馨抱好孩子,准备离开时:“不行!我不能就这么走。这些文件都是我党的重要机密,如果在半途中遇到敌人,文件落到他们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怎么办?”
“你先走,去通知其他同志赶快转移,等我处理了这些文件后再去追你们!”
“可是,刘部长……”
“没有什么可是,你快走吧!”
刘惠馨眼里闪着坚毅,男子见无法劝动她,只好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她关好屋门,把女儿放在床上,拿出文件,丢到了火炉里……
嘭”的一声,敌人闯入屋内,充满敌意地四处搜索,试图找到有价值的情报,以谋取个人升迁。

刘惠馨看着火炉中的灰烬,脸上微微露出难以察觉的微笑。她抱着孩子坐在床边,毫不示弱地注视着气焰嚣张的敌人,一言不发。

愤怒的敌人对房间进行了彻底搜查,但什么重要文件也找不到。


被捕后,敌人用尽了严刑拷打,刘惠馨严守党的秘密,没有向敌人吐露任何关系党组织的消息。

随后敌人就把刘惠馨母女强行分开,假意将刘惠馨带到野外实施枪毙,企图逼她投降,面对死亡的刘惠馨十分坦然,无计可施的敌人只好将刘惠馨再次关押在监狱里。

回到狱中的刘惠馨看到女儿面黄肌瘦的模样,十分心疼,她只好找到特务说:“我的孩子还小,能不能让我买些饼干和奶粉给她吃......”

特务恶狠狠的说:“你若是能说出共产党的机密,我还可以考虑!”

审讯室内传来皮鞭的声音,孩子的哭声渐渐变得微弱,这一切都在牢房里回响。很快,一股焦糊的肉香弥漫整个房间。敌人用火炉上的烙铁烙在刘惠馨的伤口上,发出尖锐的声音。她尖叫一声,伴随着肉体上的剧痛,再次昏倒了过去。

为了迫使她供出情报,敌人想尽一切办法折磨母女。然而,刘惠馨没有屈服,反而鼓励狱中的同志们继续抵抗敌人。

随后他们就将刘惠馨母女关进了暗无天日的谷仓。

刘惠馨不为所动,哪怕是刚受过刑,浑身是伤,她用混着鲜血的奶水来喂孩子,用自己带血的破衣服裹着孩子,她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从未屈服。

为了让小婴儿能够照到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让小婴儿在牢房里能够活下来,刘惠馨把小女孩用布条绑在椅子上,希望能有一丝阳光照射到幼小的女儿,自己则采取了绝食来抗议。

无计可施的敌人觉得于1941年11月17日对刘惠馨执行死刑。

行刑前一天晚上,刘惠馨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牢房里,只有一盏昏黄的灯笼摇摇晃晃地挂在墙上。她的心情沉重,不仅因为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更因为敌人的残忍手段。
他们命令她第二天一定要亲自抱着女儿去刑场,刘惠馨知道,这是敌人的阴险诡计,他们想要让她在最后的时刻崩溃,放弃信仰。
但她明白,自己不能让敌人得逞。她决定用自己的坚强意志,来对抗敌人的残忍。


行刑这天,刘惠馨最后一次为女儿喂了“奶”。去刑场路上,刘慧馨抱着女儿,“我的女儿你们准备如何安排?”,“安排?你想的挺美”,敌军一把将孩子夺走,扔向路边的草丛,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一幕,实在是太令人心碎了,刘惠馨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欲绝,但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就让她在这草丛里好好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吧!”,刘慧馨的内心在滴血,但是她别无选择,亲情面前国家为大,于是年仅26岁的刘慧馨眼神坚定的朝刑场走去,丝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刘惠馨牺牲后,她的女儿被一位姓周的妇女悄悄抱走,她对刘惠馨的革命精神深感敬佩。后来,这个孩子被转交给了恩施甘溪线务段的工人吴有华夫妇收养,并起名为吴翠兰。

当马识途听闻自己的妻子刘惠馨被捕时,他立马赶回湖北的定点,追查原因后才知道是因组织里有人出卖。
几人正要制定计划准备营救时,线下人传来消息,刘惠馨已在狱中牺牲。


马识途跌坐在椅子上:“那我女儿呢......”线下的人摇摇头:“听闻刚抓时,是两人一起进去的,可刚打听没有孩子的消息。”
马识途留下两行泪,那是他只有一岁的女儿啊,没有消息那就说明还有存活的希望,在后边的日子,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到处打听。

直到1958年,当他得到湖北公安部门的协助后,希望之光重新点燃。

湖北省公安厅成立了专案组,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走访,马识途失散了近20年的女儿吴翠兰终于在武汉被找到。

当马识途看到女儿的照片时,泪如泉涌,因为吴翠兰与她的母亲刘惠馨如出一辙。
吴翠兰此时已经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毕业后,她加入军队,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令马识途欣慰无比。

每当想起母亲刘惠馨,吴翠兰都会红着眼眶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像她那样勇敢无畏、热血奉献,以实际行动来纪念伟大的母亲。
刘惠馨用生命铸就了革命的丰碑。她的事迹被后人传颂,她成为了一代英雄。她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激励着人们永远追求真理,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