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盐边故事”感动盐边人

发布者:晒太阳的牙刷 2023-7-21 21:07

《雅砻江水天上来》剧照。

川观新闻记者 罗向明 攀枝花观察 彭莉

近日,盐边县大型原创话剧《雅砻江水天上来》在盐边县委党校大剧院上演。该剧以本地严家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为切口,展现盐边县历经三线建设、二滩水电站移民搬迁、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等数十年变迁,将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和盐边儿女跨越时代的奋进故事,浓缩在光影里,呈现在舞台上。

自7月1日开演以来,这部本土原创话剧就受到高度关注,当地群众纷纷涌入剧场观看,线上线下讨论不断。

是什么吸引盐边人走进剧场,去看一出“盐边故事”?近日,记者走进剧组,探究“雅砻江水天上来”台前幕后故事。

还原与加工

着力展现“盐边精神”

盐边县古称“大笮”,汉、彝、苗、傈僳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形成了浓厚而独特的人文风情。全剧以远古笮人首领与司马相如之间的对话拉开帷幕,着力展现“团结奋斗、守正创新、担当奉献、富民兴盐”的盐边精神,通过三代人的故事定格主题——我们要发展,就要像那雅砻江水,一直不停地朝前奔腾!

《雅砻江水天上来》剧照。

从立项创作到搬上舞台,这部本地原创话剧的创作历时一年,数易其稿。在第八稿中,基本固定了代表盐边独特风情的“六景”:读书人(举人文化)、打山匠(猎人)、采茶女(国胜茶)、老艄翁(雅砻江上早期摆渡)、烤酒师(笮酒)、农家妹(盐边菜)。他们在剧中承担叙述、衔接和评论的作用,也成为全剧极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加工。”担任服装设计的曾维葳介绍,剧中打山匠一角的上衣图案,提取了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择木龙村藤桥风景照剪影;农家妹一角的服装,根据彝族服饰进行改良;采茶女服装的叶片代表了国胜乡茶叶。

担当该剧作曲、编配的青年音乐制作人王飞说,不管是主题曲还是整部话剧的配乐,均以交响乐为基础,融入傈僳族山歌、吹叶,以及彝族口弦、月琴,原生态喊声,增加话剧的历史厚重感。

共鸣与激励

“听国家的话没有错”

《雅砻江水天上来》剧照。

“看到搬迁的那一幕,眼泪夺眶而出,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当年。”红格镇益民村的党员吴云飞、卢天琼夫妇,是二滩移民搬迁的亲历者,剧中一句“听国家的话没有错”,引起了他们深深的共鸣。

搬迁完成20余年,吴云飞夫妻亲历了新家园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村里发展纽荷尔脐橙、冬早蔬菜,普通人家收益都在10万元以上,还有收入上100万元的。”吴云飞感叹,”听国家的话真的没有错。“

攀枝花文艺创评室副主任李骊,是提炼主题、深化剧本的主创。她说,剧本着眼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大笮文化,意在聚力打造“滋味盐边”品牌,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盐边县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打造这部话剧,既是基于大笮文化的传承与渊源,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希望这部话剧不断激励盐边儿女团结奋斗、守正创新、担当奉献、富民兴盐。

(主办方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