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峭壁上的公路

发布者:东海太阳 2023-7-18 04:32

八百里巍巍太行,纵跨中国四省市,在中原大地凸起一道天然屏障。苍峻之势间,一处盘旋在峭壁上的公路隧道宛如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穿行。

20世纪60年代起,一支由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组成的“愚公修路队”,历时20余年,在猴难攀、鸟难飞的悬崖峭壁上,打通了一条总长4800多米、由19个隧道组成的盘山工程——叠彩洞。

车行此间,群洞首尾相连,道路起起伏伏,光线明暗交替。这组连接河南和山西两省的公路隧洞,改变的不止是山的形态,更是山里人的生存状态。

受困:横在家门口的大山

盛夏,汽车在螺旋公路上不断爬升,直到第十八道弯,终于出现一个岔道口。顺着岔道继续前行,就会来到一斗水村。这里海拔1200米,因村西北有一处泉,泉口大小如斗,故而得名。

一斗水村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曾是明清以来商旅歇脚的驿站,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如今,来参观的游客多会陶醉于一斗水村的山水大美,但在几十年前,对于在此生活的百姓而言,山,却是制约他们生存的沉重阻碍。

“村里人下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运送粮食和山货只能靠人背,经常会有失脚掉下山沟的。”73岁的老人赵春旺说,当地流传着一句话,“阎王鼻、鬼门关,鸟难飞、猴难攀”。

赵春旺回忆,那时下山的必经之路有一处巨石突出的地方,叫“阎王鼻子”,要手脚并用爬着才能通过,往山下抬病人,几次都在这里摔下悬崖。据一斗水村所属的原岸上公社1982年的统计,全社曾有300多人因出行困难不能及时下山就医耽误治疗去世,仅一斗水村就有十几人。

没有出路,生存难,发展更难。一年四季,村里的瓜果因无路运送而烂掉,村民所需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也无法顺利运来。

修路,修一条下山的路!1966年,时任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郭麦旺提出修路计划,得到村民一致响应。“我们尝尽了道路不通的苦头,宁可干死、累死,绝不困死!” 赵春旺说。

脱困:“愚公行动”挖出一条下山路

两千多年前的典籍《列子》中,记载了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年近90的愚公不甘受困于太行、王屋二山,不畏艰难,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千百年来,在中原大地,愚公移山精神始终有着最生动的诠释。

这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被称为叠彩洞的盘山隧道间风貌(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在修武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挂着一张老照片:一个约莫四五岁的男童,搬着一块石头,和长辈们一起,脚步蹒跚地走在运送石料的山路上。

郭麦旺带领全村老少,开始了漫长的修路历程。“1972年冬天,父亲带着村民修通了一斗水村到山西陵川县琵琶河村的12.5公里的山路。”郭麦旺的儿子郭天平说,但要想去修武县城,还得绕行260多公里。

为了尽快找到出路,郭麦旺决定开一条直通修武县城的大道。但处于峰峦之巅的一斗水村,不具备修筑盘山路的地理条件。一拨又一拨工程设计人员摇着头离开村子,还有人劝说村民停下这个“愚公行动”。

修不了盘山路,就打穿山洞。“父亲说愚公移山,这条路我们这一辈修不通,还有下一辈、下下一辈。就是硬掏,也要掏出一条下山的路。” 郭天平说。

修路行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1973年,一斗水大队组织了30余人的“愚公修路队”,联合修武县抽调的100余人,冲在修路队最前面。

赵春旺便是“愚公修路队”队长。“刚开始我们每天背着干粮来回跑,往返就得好几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后来路修到哪我们住在哪。”赵春旺说。

开凿山洞之初,险要的地形加上无经验、无技术、无机械,工程举步维艰。没有机械,想法改造;没有炸药,自行配置;缺少资金,群众卖牲畜、挖药材、伐木头,共同集资……

“我们一锹锹铲,一锤锤砸,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把这条路啃出来了。”赵春旺说,上万名修武基干民兵历时十余年终于把路修好了,原本的下山路也变成了河南修武至山西陵川的省际路。

1986年,全长102公里的修陵公路全线贯通。

叠彩洞是修陵公路云台山段19条公路隧道的总称。俯瞰叠彩洞,由下至上层叠出道道石堰,在一千多米高的山体之间,穿针引线一般盘旋而上,那是太行山人精神和智慧的写照。

叠彩:是风景更是“出路”

送走第一拨游客,已过了正午12点,53岁的讲解员郭文胜忙往家里赶。“今天游客多,家里的农家乐怕是忙不过来。”郭文胜是土生土长的一斗水村人,闲暇时在村里担任义务讲解员,为游客介绍一斗水村的历史。

穿过重重隧洞走进一斗水村,目光所及,远山苍翠。老井、古道、石头房、三三两两的游客,交织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当年被困深山的一斗水村已变成特色旅游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如今,一斗水有26户从事旅游,人均年收入1.2万元。“山上的果子不必再干在枝头了,外面的肥料、救命的医生也能进来了,林木药材、菌种、土鸡,这些以前运不出去的东西如今却能生金致富。”郭文胜说。

修陵公路的开通,还极大便利了山西、河南两省物资交流,豫北的棉花、小麦可以出关,山西陵川的煤、铁也能进来了。

如今,每年约有600万人次穿过叠彩洞。人们不仅为美景沉醉,更景仰当年那些劈山开路的英雄和他们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精神。

这是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内拍摄的一家民宿(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和这大山一样,挺立不屈。”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

修陵公路修通前,郭文胜还在读初中,每周步行往返学校需要8个多小时。如今,村里通了校车,孩子们20分钟就能到达学校。

“这些孩子们可能还没意识到,他们的人生已经打开了新的蓝图。”望着远去的校车,郭文胜感慨道。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

记者:桂娟、史林静

视频:任卓如、刘振坤

编辑:刘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河南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推荐阅读
  • 人间有大爱!月嫂与弃婴的感人故事

    人间有大爱!月嫂与弃婴的感人故事

    人间真情!月嫂意外抚养弃婴三年,如今求助寻找亲生父母。这故事比电视剧还曲折离奇,真盼着好心人能有个好结果。 三年前,黄庆芝是个经验丰富的月嫂,在武汉照顾着个一岁

    11-07

  • 从悲剧到幸福:吉林小伙花花与嫂子的感人故事

    从悲剧到幸福:吉林小伙花花与嫂子的感人故事

    在命运的交错中,吉林小伙花花选择娶嫂子王宇,并承担起照顾她和两个孩子的责任。这一决定不仅引发邻里热议,更揭示了背后深厚的人情与家庭的重生。接下来,带你一同走进他

    11-07

  • 一个让人感动的真实故事——母亲的坚韧与爱

    一个让人感动的真实故事——母亲的坚韧与爱

    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真实故事。1. 讲述了一位母亲的坚韧与爱,在某个特困家庭中,父亲离世后母亲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母亲与儿子相依为命,用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母爱

    11-07

  • 生死情谊:红军团长与农妇的感人故事

    生死情谊:红军团长与农妇的感人故事

    在1936年动荡的年代,一位红军团长被埋在深山中,面临生死关头。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妇王氏在寻找药材时无意间发现了他,她的勇敢与无私将改变两人的命运。 盛夏酷暑背景1936

    11-06

  • “感人故事:杨妞花聋哑养父的坚守与爱”

    “感人故事:杨妞花聋哑养父的坚守与爱”

    杨妞花的故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坚持。聋哑养父在她生命中的角色非常重要,虽然曾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将她养大。这种决定反映

    10-28

  • “中国好人”陈艳辉分享“送教上门”感人故事

    “中国好人”陈艳辉分享“送教上门”感人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通讯员 李璐)10月27日,株洲市芦淞区庆云山小学举办株洲市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之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第十九期,邀请了株洲市茶陵县界首中心小学教师

    10-28

  • 《感动!民间故事中的无私奉献之爱》

    《感动!民间故事中的无私奉献之爱》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着一位善良的姑娘名叫阿月,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温暖的心,总是乐于助人。村子里有一位孤独的老人名叫李爷爷,他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好生活十分艰

    10-25

  • 感人至深的父爱故事

    感人至深的父爱故事

    感人至深的父爱故事。十年前一个残酷的命运阴影笼罩着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位身患重病的父亲深知自己即将离开人世,而他那年仅六岁的可爱女儿还不懂生死的含义,眼中满是童真

    10-25

  • 在快递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邻里情?一段感人故事揭晓!

    在快递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邻里情?一段感人故事揭晓!

    创作声明:尊敬的各位朋友,本文所采用的素材来源于互联网,烦请切勿将其与现实相互挂钩。所运用的图片仅仅是服务于故事的叙述,在此期望诸位能够知悉。在繁忙的上海街头,

    10-25

  • 一次生死攸关的救赎:消防员与18岁少年的感人故事

    一次生死攸关的救赎:消防员与18岁少年的感人故事

    在湖北十堰郧阳区,一名18岁的少年因生活压力选择轻生,却在关键时刻得到了消防员们的及时救援。这起事件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脆弱,更唤醒了我们对理解与关爱的珍视。 事件经

    10-2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