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传奇夫妻,苦等对方50多年,六十多岁终完婚

发布者:煎饼了 2023-6-1 06:19

清朝中期,淮南有一世家望族,到如今这一世,家族逐渐没落,也没有人做官了,只出了一个商人,叫程勋著,做的是卖盐之事。

程勋著在扬州卖盐,但是生意不好,后来他干脆不做生意了,带着儿子程允元去了京城,希望能靠着父祖辈的关系,做点其他事情。

许多天过去了,程勋著也没能做点事,不过他认识了一个人,此人是平谷人,叫刘登庸,他来这里登记,准备做官了。程勋著和刘登庸在客栈中相识,一来二熟,就成了朋友。

巧了,两人年纪差距虽大,但是两人的子女年纪相仿。

程勋著不到三十岁,儿子程允元刚刚八九岁。而刘登庸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他的女儿也才七八岁。原来,刘登庸结婚多年都没个孩子,直到六十岁才老来得女。

程勋著和刘登庸聊得来,于是就互相约定,等子女长大后,就让他们结为夫妻。虽不是指腹为婚,但也是定了娃娃亲,这在古代很正常。

分别之后,刘登庸做了河东蒲州的知州,他带着妻子和女儿就去上任了。他做官清廉,多年来也没积蓄。后来,妻子病逝,刘登庸感慨万千,很快也病倒了。

临终之前,刘登庸对女儿说:“淮南程勋著之子程允元,你还记得吗?八年前,你们定了娃娃亲,他就是你的丈夫。我死之后,你把我棺材和你娘的棺材放一起,请人送到平谷老家,埋葬之后,你就去找他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已不及准备了,一切从简吧。”

刘小姐哭着答应了。

几日之后,刘登庸去世,刘小姐一切都按照父亲交待来做,但她把家中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也只是勉强够用。

再说程勋著,几年后也病死了,临终前他也交待了儿子程允元,不管千难万险,一定要找到刘小姐,娶了刘小姐,决不能娶别人,否则就是有负约定,枉为男儿。

程允元含泪答应了父亲,在把父亲下葬后,他又给父亲守孝三年。正当他准备去找刘小姐的时候,他听说未来岳父去世了,未婚妻刘小姐回老家平谷了,于是他决定到平谷,去找刘小姐,完成婚约。

到了平谷,程允元就开始四处打听刘小姐家,刘大人家在哪里。

好不容易找到了刘小姐老家,左邻右舍的人却说:“刘小姐确实回来了,但是她安葬了父母之后,在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今,她家的老宅子都锁上了,过去了快一年,至今也没开过。”

程允元无奈,只得在当地不远的小客栈中住下。他本来也没多少钱,到现在也快花完了,加上走了许多路,弄得衣衫破烂,蓬头垢面,跟个乞丐没两样,以至于客栈老板都对他翻白眼,甚至要赶走他。

到后来,程允元身上的衣服都典当出去了,他终于被客栈老板赶出来了。

好在父亲是个好人,曾经帮过不少人,因此程允元到这里有人帮他,给了他一些钱,否则程允元都没钱回去。

再说刘小姐,她安葬了父母之后,没了钱财,几乎不能生活。幸亏她会刺绣针织,有些手艺,因此靠给人缝补衣服、刺绣等,挣一些钱,勉强够度日。

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刘小姐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小日子虽然不好,但总算够温饱。她原本打算,就这么一直下去,直到程允元来找她,或者她有钱了去找程允元。

可是,由于刘小姐年轻漂亮,又能勤俭持家,所以当地人对她评价很高。于是,慢慢地大家发现,刘小姐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她好像也没有丈夫。因此,就不断有人来提亲,媒婆也常来说。

每次那些提亲的人来,刘小姐总是会念诗,一脸凄然。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这段诗出自《陌上桑》,大概意思就是有人要娶罗敷,但是罗敷却说:你不要这样,你已经有了妻子,我罗敷也有了丈夫。

简而言之,刘小姐这是在委婉地告诉大家:我已经有夫君了,虽然他不在我身边,但是我的心,我的身,都属于他,不会再想着嫁给别人。

但是,那些人不相信,还是源源不断地到刘小姐家提亲。刘小姐实在不堪其扰,只能选择离开。

刘小姐有个姑姑,只比她大三岁,在天津一个尼姑庵出家。于是她就偷偷到了那里,跟着姑姑生活。

姑姑是个尼姑,她因为情伤,又痴迷于佛家,因此就劝这个侄女,也剃发出家。

刘小姐想到未婚夫程允元,坚决不肯,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怎么敢有所毁伤呢?姑姑你要做尼姑,我不阻止你,但是你也不能劝我做尼姑,我还要等程公子。”

姑姑还劝她,刘小姐就说:“如果是我一人,出家也还罢了,可是,父亲临终前一直告诉我,要嫁给程公子,这是父亲的遗愿,我已经答应了,必须要做到。”

姑姑不再劝,刘小姐于是就在尼姑庵里,带发修行,准备等程允元来了,把她接回家。

起初,刘小姐满怀希望,但是一年过去了,没有程允元的消息;三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程允元的消息。慢慢地,刘小姐心冷下来了,她甚至也想着,干脆做个尼姑算了。

再过几年,刘小姐已经人到三十,她只有了一个念头:这辈子能看到程公子就行了,不指望结婚了。

程公子其实也很惨,因为没找到刘小姐,只能回老家。但是,他没什么家业,自己也没有经商头脑,所以只能靠收徒教学为生。有些时候,他还得奔波其他地方,收徒教学,日子也很苦,也挣不到钱。

他的心中,也守着一个念头:要娶了刘小姐,要完成父亲的心愿。多年来,他这个念头一直没变过,也没有减退过一丝一毫的热情。

那时候,也有人劝他,让他娶了别的女人,说不定刘小姐都死了。但是,程允元不肯,他总是说:“如果程小姐还活着呢?我娶了别人,岂不是很伤她的心?我这么做不仅对不起未婚妻,也对不起岳父和家父啊!就算她死了,我也不会娶别人了,这辈子就这样吧。”

就这样,刘小姐始终在尼姑庵,程公子来往各地奔波,一边挣钱,一边寻找刘小姐,又过去了三十年,两人都快六十岁了,还是没见到。

乾隆年间,有一次程允元乘船到津门,和一个旗丁上岸,到了茶馆休息。巧了,旁边有几个人聊天,说到了尼姑庵里的刘小姐,三十多年了,还不愿意出家,等着自己的情郎,真是太痴情了。

程允元听了后,差点没坐住,他赶紧请问那人,知道了尼姑庵地址后,马不停蹄过去,拜见了老尼姑,也就是刘小姐姑姑。

姑姑听程允元说了后,就转告给刘小姐。

然而,此时刘小姐却说:“桃子梅花之所以好看,那是因为它们正当其时。如今,我已经年老病衰,不复年轻时的容颜,也没了当年的心态,早已经心如死灰了。你等我这么多年,我很感动,可如今,我不想离开这里了。”

程允元几次求她,她都不答应。无奈之下,他就告诉了天津知府。

天津知府听说后,觉得两人有情,好不容易见到,绝对不能再分开。他要做个媒人,于是亲自到尼姑庵,多次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责之以义,终于刘小姐答应了。

知府大喜,邀请刘小姐到府衙,然后又请来许多同僚、当地名流,见证两人婚姻。

两人都六十多岁了,但是看起来却不显老,头发都没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才三四十岁呢。

一个为夫守贞五十多年,一个为妻独身五十多年,刘小姐程允元,两人传奇般的佳话故事传出去后,成为北京、天津一带美谈。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