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共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其中,第二股冷空气影响过后,从西北、东北、华北一直到华南,气温都将再创下半年来新低。在寒意愈发浓烈的冬日里,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心生暖意。一起来看下面的故事↓↓↓
这个小朋友的动作,真棒——
11月28日,浙江慈溪293公交车上,一名小学生在坐车时连续三次让座。每次等到有空座位时,他便坐下,等到有老人上车时,他又主动站起来让座。周围的叔叔阿姨发现后,让他过来坐,他一一婉拒,坚持站在车厢里。
据浙江在线报道,记者联系上视频中的男孩。他的名字叫黄唯,是慈溪横河龙南小学四年级学生。黄唯告诉记者,关于让座这件事,他并没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他说:“我和妈妈一起坐车时,她也常常会为别人让座。”
这个大学生的行为,真暖——
11月18日下午4点多,93岁的老奶奶沈菊芬摔倒在湖州街人行道上一处雨坑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姜雅婷当天兼职工作结束,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正好碰到了这一幕。“奶奶,你怎么样?要不送你去医院看看好不好?”小姜上前将老人搀起来。天还下着雨,小姜一手撑伞,勾着背,一手扶着老奶奶,往沈半路上的善贤坝公交站去。老人走得极慢,500多米的路,两人花了约20分钟。
这件事小姜一直也没怎么跟人说,只是当天默默发了条微博——“以前,对善良这个词也没有很准确的定义,今天才慢慢明白,人总会有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如果有一天我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扶我,我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冷漠,同时也失去了对别人的热情吧。也许善良最大的意义,就是去维持这个世界的温暖吧。”
这份小学生的作业,真好——
这两天,杭州市大关苑一小四(1)班的孩子做了份“让人动容”的作业,调查父母一天的活动,看看爸爸妈妈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调查结果主要分为几大类:工作、接送孩子、辅导作业、家务和娱乐等。通过统计发现:除了工作,有的父母倾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将近5小时。
有个孩子说:“父母真的好辛苦,基本上一天都在辛苦的劳动中。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却只有那么一丁点儿。都说‘乌鸦反哺’,我也要学习乌鸦,长大之后好好照顾父母。”
班主任江思雨说,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温馨一家人,第一课讲“孝心献老人”,第二课是“谢谢你,我的父母”等。这个单元在上课时,江老师就观察了身边的孩子,不少人对亲人的付出觉得理所当然,所以江老师布置了这项作业,希望教大家懂得感恩。
看完了学生们的感人举动,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些温暖的文字↓↓↓
《生活要有暖和光》
文/毕淑敏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的身体就天然适合并不懈地依赖温暖和阳光,确保安全并茁壮成长。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的内心就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温爱和希望灌注,应对现实的冰凉并活得晴朗向上。
人的一生都在为温暖而不懈奋斗
我们的生命降生之处,是在暖和的母亲身体中。小到微茫的胚芽就在这温暖的宫殿中,竭尽所能地吸收养分,渐渐膨胀起来。我们所有的身体机能,从诞生的那一分钟,就天然适合并不懈地依赖温暖。
当我们脱离母体之后,一直殚精竭虑地维持身体的暖度,一生都在为温暖而不懈奋斗,直到死亡降临的那一天,我们才像停驶了的发动机,慢慢清凉下来,直到与空气和大地的温度融为一体。所以,生命是和温暖息息相关。
我们的体温基本上是摄氏37度左右,说起来不算多么高的台阶,但除了热带,它比我们所处的绝大部分的自然环境,都要略高一些。因为在恒温动物之前,动物的体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十分不稳定。
失去温暖,它将面临百分之百的死亡
我曾到过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南美洲加拉帕格斯群岛,那里有一种奇形怪状的动物——海鬣蜥。它们仿佛恐龙的缩小版,虽极端温顺,但目睹它们成群结伙地趴在黝黑的火山岩上晒太阳,还是有不寒而栗的恐惧感。
当地人说,海鬣蜥来自遥远的白垩纪,它没办法保持自己的体温,体温会随着周围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它们要潜入冰冷的洋流中去寻找口粮,每次在海中最长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如果过了这个时间界限,它们的体温就会随着海水温度不断下降,直到危险的境地。
这时候,海鬣蜥必须迅速放弃马上到口的食物,赶回到岸上,爬到礁石上晒太阳,靠着阳光曝晒,有时需要长达几个小时,海鬣蜥才能慢慢暖和起来。
如果它在觅食的过程中下潜太深,来不及回到岛礁上,就会在深海中冻僵,再也回不到太阳之下。它们必须找到温暖,不然的话,就是百分之百的死亡。
心若有光,就不会丧失勇气与希望
温暖,就是这样与生命息息相关。生活中,我们需要相濡与沫的温暖,需要集体亲如手足的温暖,需要大地和太阳的温暖……但请记住,作为恒温动物,保持身体温暖的最直接动力,来自我们的内在。
在寒冷中,我们要积极努力地不停运动,靠着自身肌肉的活跃,创造出来自本体的热量。人不能像海鬣蜥一样,如果没有外界的输入,就只能坐以待毙。生命的能量来源要向内寻找,温暖必须靠自己主动创造。
再说说光吧,我坚信,那些在亿万光年之外兀自发着光的星球,来自宇宙间的大爆炸。每个人也都是一个小宇宙,光也来自我们自身。心里要有光,世界就是明亮的。
有人以为有光就是没有一丝黑暗,到处都耀人眼目。不!绝不是这样。
心灵的光是对事物有明细清澈的判断,对自己的目标有庄严的把握,对世界的善恶有恰如其分的辨析,对人间的苦楚既不夸大也不掩饰,充满从容应对的勇气……心只要是光明的,就不会丧失希望,就不会垂头丧气,因为人在光在,四处皆明。
来源 | 综合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等
作者:教育部新闻办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