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房东老太太要我每天敲她的两次房门》赏析
一篇文章,能够让人留住眼球,已经非常难得,如果能够让人再三品读,那应该就是珍品了。当今时代,信息量太大,视频图片又太多,让人眼花缭乱,这就是所谓的“快餐文化”。人置身于其中,难免有些无所适从。有时候,追求快感又缺乏深度;追求深沉又失去了广度,二者不可得兼。
近日,无意中阅读了今日头条上慕雨听歌《痛心,房东老太太要我每天敲她的两次房门》的佳作,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文中的“我”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员工,公司没有住宿,自己花1200元租房,房东叫李奶奶,她三年前老伴走了,只有一个儿子在美国谋生,儿子本来想让她在美国一起生活的,她不适应异国生活,回来一个人住。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我”住进来时,李奶奶虽然已经83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能自己做饭,还会自己动手包饺子,每次做了饺子,都会叫我去吃,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就会坐在一旁笑咪咪地看着我,一副很满足很慈爱的神情。”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也是那么慈善,两个不同辈分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就是在特殊的环境里相识了;不仅如此,李奶奶“每次见到我都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小伙子,上班去呀”,“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了”,“记得好好吃饭哦”……等等诸如此类,就好像我是她的一个孩子。”这已经不仅仅是房东与租客的关系了,已经上升到亲人的关怀。
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是“那年秋天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刚进门,李奶奶来找我”,提出不再要房租,仅仅要求“我”每天敲她两次房门,李奶奶说:“如果我应了,你就走你的,如果我没应,你就打个电话给我儿子。”
对李奶奶来说,敲一次房门,意味着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再敲一次房门,意味着对自己未来的忧虑。
而对“我”而言,敲一次房门,是那么的沉重;再敲一次房门,又充满着无数的未知。
“就这样敲了三个月,终于有一天,我去上班,照例敲响了李奶奶的门,敲半天没听到她的声音,我预感李奶奶可能出事了”,就这样,“她安祥地躺在那里,脸上没有一点痛苦的痕迹,就像睡着了一样,手里拿着一张她和老伴及儿子一家人的合影……”“李奶奶的葬礼显得有些清冷。我也在公司请了假,送了李奶奶最后一程。”行文至此,让人萧然泪下。
文章最后写道:李奶奶的房子就顺利的卖掉了。搬走之前,我又去李奶奶的房子里看了一遍,房子里空荡荡的,已经看不到她的任何痕迹了,她的人,她用过的东西,都不见了,就好像她根本没来过这世界一样。我有些伤感,看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两行清冷的眼泪,悄无声息地流过我的脸颊……
一个孤寡老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令人痛惜,令人嗟叹。
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来描写,仅仅通过平实的语言来叙述,但是,平实而不平庸,平淡而不平凡,这就是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