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战斗这四五十天,人们的内心,时而五味杂陈,时而百感振奋,痛点、焦点、难点、泪点交替占据着大家的视点。
如果说痛点是病魔、焦点是战况、难点是出行的话,那么泪点便是感动了。天南地北,前方后方,时时处处都有说不尽的感动,说来大都是凡人小事,并非惊天动地,却能感人至深。一滴水见太阳。正是这些让人泪目的小故事,蕴藏着叩问时代、撞击心灵的力量。
平凡见精神,普通显伟大。这里,我们从感动的海洋中采撷了几束浪花,浪花上那晶莹剔透的部分,就是它们放射出的精神光芒。
除夕夜,一张“迷彩妈妈”吻别流泪“红衣女孩”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女军人叫吴娅利,是陆军医疗队指挥组成员。8岁女儿原本等妈妈吃年夜饭的,等来的却是妈妈出征的消息,嘴一撇就哭了。吴娅利转过脸去,不想被女儿带哭,“你安心去执行任务,女儿有我呢。”曾是军医的丈夫深知军人的使命。
国难当头,军人总是这样逆行。吴娅利说,她还是幸运的,出发前不是谁都有机会见家人一面。“穿军装是用来冲锋陷阵的”。人民军队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上战场的那一刻,“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忘其家、忘其亲、忘其身,满脑子都是祖国和人民!
感动2:老爸发声的故事,告诉我大义
“爸,我被抽调抗病毒去了。”来不及见家人的空军副主任医师胡世颉用微信道别,他很牵挂老爸的身体,为春节孝亲计划泡汤而内疚。老爸的回复简短有力:“不辱使命!”接着,老爸又补了一句:“家里不用掂记!”走在出征队伍里,胡世颉步履坚定,感觉身后有一股强大力量。
中国就是有无数这样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军营,等于把他们彻底交给了祖国。“国事再小也是大事,家事再大也是小事”。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为让孩子安心服役,父母总是“报喜藏忧”,难事苦事从不透露,甚至家人过世也矢口相瞒,而孩子和他战友一旦得知,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报效国家的力量。
感动3:骑行女孩的故事,告诉我担当
骑行返岗女孩甘如意的故事看哭了全国网友。95后的小甘,是武汉市江夏区一所卫生院的化验员,春节回到300多公里远的偏僻村子过年。疫情爆发,医生告急,她决意“必须马上回去”!没有私家车,公共交通也早已中断,单车骑行,长途漫漫,暗夜荒野,风雨交加,疲劳饥饿,四天三晚,一个柔弱的女孩儿,硬是靠着钢铁般意志,返回自己战位,投入紧张战斗。
甘如意是抗疫战场新生代的突出代表,像她这样投身疫情阻击战的90后乃至00后很多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牺牲奉献向世人证明,新时代青年是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完全值得信赖和托付,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新希望。
感动4:医患相依的故事,告诉我真情
“多想看看你的脸!”徐女士是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感染患者,精心治疗和周到护理,让她对医护人员心怀感激。出院那天,她早早换好衣服,和当班医生、护士挨个合影,还说照片要珍藏一辈子。她所有愿望只有一个不能满足:“看看你的脸”,因为病人出院交接是在“红区”进行。“等疫情过后,一定来武汉,我当导游。”最后大家答应了这个约定,徐女士才释怀地回家。
这样的故事武汉定点医院每天都在发生,每个故事都诠释着纯洁无瑕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视患者康复痊愈为自己的战疫成果,患者把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当自己的生命依托。医患之间、命运与共,相互关爱、情同手足,他们用这种心灵的默契,构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强盾牌。
感动5:全家皆兵的故事,告诉我家国
这个“全家皆兵”的抗疫故事,主人公是山西省阳泉市退役军人祁永孩,他同妻子、儿子、女儿和女婿并肩上战场,5个人都是党员,妻子张润籽是连庄村党总支书记,儿子和女婿也都是退役军人。或村口值勤,或安全巡查,或信息登记等,一个个都在一线战斗。从大年初二至今,全家没有一起吃过饭。这个家庭被当地誉为战疫“最美家庭”。
在全国抗疫战场上,夫妻兵、父子兵、兄弟兵、姐妹兵比比皆是。国难当头,家放后头。什么叫“有国才有家”,什么叫“先国而后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讲清了这样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
感动6:夫妻相瞒的故事,告诉我爱情
北京一位医生出征支援武汉,怕怀孕的妻子担心,就骗她说,自己接触感染病人需要在外隔离,一直瞒了她16天。后来妻子无意间发现真相,想到医疗队出发时别人都大包小包准备好生活用品,还有家人相送,自己的丈夫没有行李只提了一袋饼干,不禁潸然泪下。她既为丈夫骄傲,更为丈夫的爱所感动。两人通话,丈夫说自己对不起妻子,妻子说自己亏欠了丈夫。看得出,两颗心因为这个“小欺骗”而贴得更紧了。
国事看义,家事看情。中国夫妻之间的感情,多把家事平常事当作“一杆秤”,也把国事天下事当作“试金石”,善意的“谎言”常常是夫妻情感的升温剂,这是这对小夫妻不曾预料的收获。
感动7:孩子童画的故事,告诉我成长
海军赴武汉战地记者孙国强,在朋友圈里晒儿子“画作”,5岁半的儿子孙铭阳成了网红。童画表达的是“加油武汉!加油爸爸!”画面上有方舱医院、医生护士、救护车等,写到“爸爸是一名海军记者”“还是共产党员”。画外音是,能变成孙悟空就好了,晚上把爸爸接回来,早晨再送走。“童画抵万金”。孙国强特别感动,孩子成长了,离家出征时,小家伙还哭哭啼啼呢。
出征疫线的队员,纵有千般不舍、万般牵挂,心里最惦念的还是孩子。战斗间隙,多少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发来的点赞、祝愿、鼓励,心里是一种最大的幸福和满足。这场灾难让大人们进步了,也让孩子们成长了,大人们战疫拼搏的故事,在孩子们幼小心灵里打下了真善美的烙印。
感动8:老兵还债的故事,告诉我传统
北京市昌平区军休所有一份“还债声明”情真意切:“我没有任何个人财产,是党、国家、人民供养了我71年。因此,我没有资格称‘捐献’。只能说是向党、国家、人民报了一点恩和还了一点点债而已。”数额3万元。落款是夫妻两个人的笔迹:周大川、吴宝珍。91岁的周老是革命战争年代历经枪林弹雨的老英雄,这份不及70字的“声明”,让所有的感叹都化作了无言的泪滴。
用捐款支持抗疫战争的有千百万这样的人,或是军队离退休和自主择业干部,或是复转干部和退役军人,他们大多既出力气有献爱心。“你的样子,就是我们的样子!”从他们身上,年青一代看懂了家国情怀,明白了初心使命,这些老党员、老军人、老功臣,给社会上了一堂优良传统课。
四川军嫂刘亚玲,是怀孕6个月的“准妈妈”,本应趁疫情在家好好“保胎”,但从集结号吹响之时,她就冲到了疫线。那天阴雨绵绵,刘亚玲打着一把小伞,带着笨重的身体,走访查所辖点位,道路湿滑,差点摔倒。同行的领导说:“亚玲,你回家吧,小心肚子里的孩子”。她咯咯一笑:“没事!战斗我不能掉队,这既是在为人民服务,也是最好的胎教。”
有一种说法:乐观自信是最好的免疫力。在鬼魅的疫魔面前,许许多多的人没有消极宅家,而是选择以攻为守。他们相信,抗击疫情的成就感有助于产生良好心态,而良好心态又有助于抵抗病毒的攻击。
感动10:赛场陈词的故事,告诉我爱国
3月9日国际女子拳击赛场,中国选手张伟丽霸气击败波兰选手问鼎冠军。接受采访,张伟丽泪流满面,一句也没有讲赛事,全是对祖国抗击疫情的祝愿:“我这次来这边比赛真的特别不容易,我的祖国现在有疫情,我经过了好几个国家才来到这里,我希望我的国家赶紧渡过疫情,但是现在疫情已经不是中国人的事儿了,是全人类的事儿,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战胜疫情!”
看得出来,张伟丽的夺冠之战,憋了一口为武汉加油的志气,她将所得奖金约合人民币200余万元全部捐给疫情灾区。与此同时,中国乒乓球队健儿在卡塔尔公开赛也打出优异成绩,将共同所得奖金约合人民币172.5万元也捐献武汉,赛事结束时还举行了为武汉加油的仪式。每当国家有难,面对世界的中国人总是这样抱团,无论他是何种职业、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富有,对受苦的同胞都会心手相牵、守望相助。
无时不有的抗疫感动,无处不在的精神激励。
抗击疫情那些真真切切故事,像大海里的浪花,也像大地上绽放的报春花,采不尽,说不完。说千道万,不管多少故事,终将折射一个道理,那就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始终坚信这“六个好”,人人为之增光添彩,我们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未来会更好,我们的一切会更好!
文/本刊 论 剑